李光富就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藝術周相關情況答記者問
中國網《道家文化》頻道11月14日訊中國道教協會(西安)第二屆道教文化藝術周將於明日在千年古都西安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主題為“道濟天下·德化人生”,活動由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支援,中國道教協會主辦、西安市道教協會承辦、陜西省道教協會、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西安市會展辦、西安道教各宮觀共同協辦。
近日,記者採訪了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道長。李光富道長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問。
記者:作為中國道教協會的會長,您對即將在西安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藝術周有怎樣的期待?
李光富:第二屆中國道教文化藝術周活動,內容豐富,包括中國道教協會第九屆玄門講經活動、第十七屆道教音樂匯演、道教學術論壇、道教文化藝術展、義診與養生展示、中國道教協會慈善捐款儀式等。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道教文化藝術周系列活動,能夠起到五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希望能夠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道教文化的魅力。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贍、形式多樣,其中不乏音樂、書畫、攝影、建築、雕塑等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我們希望以藝術的形式展現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和穿越時空的魅力,使更多人能夠認識道教、了解道教。
二是希望能夠純正信仰、提高認識、發掘人才,展示良好的道風道貌。這是從道教自身建設、發展層面而言的。道教自身的發展建設離不開對經藏的深入解讀、離不開對道教義理思想的深刻認識和把握,離不開闡教弘法。玄門講經活動正是通過對道教義理思想的深刻解讀,通過講經論道,闡釋玄妙義理、修真正途,以此純正道教信仰、提高道眾認識水準,同時能夠更好地發現人才、發掘人才,為道教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才隊伍,更好地弘揚道教優秀文化。此外,通過舉辦玄門講經活動,展示良好的道風道貌,展示道教界的良好形象,對於促進道教事業的發展也是大有助益的。
三是希望能夠促進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我們希望通過義診、免費救治貧困家庭的眼疾兒童等慈善活動,一方面踐行道教齊同慈愛、濟世利人的教義;另一方面鼓勵、吸引和帶動教內外的力量從事公益慈善事業,促進國家慈善事業的發展,為人民的生活幸福貢獻力量。
四是通過音樂這種極富魅力的藝術形式展現道教內涵,弘揚道家文化。自道教創教伊始,音樂便成為傳道布教的一個重要形式。道教音樂富含道教義理、哲思,其中既有人們對神仙世界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有對現實平安幸福生活的渴盼,同時又帶給人美的藝術享受。此次文化藝術周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以“絲路仙樂•長安古韻”為主題的道教音樂匯演,我們希望通過音樂匯演,能夠展示古都西安的文化雅韻,展示當代道教風采,弘揚道教優秀文化。
五是希望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我們希望通過舉辦道教文化藝術周活動,能夠深入挖掘道教義理,弘揚道教優秀文化,使其能夠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趨勢,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使古老的道教文化在新的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為人民生活幸福,為社會和諧發展,乃至為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做出積極貢獻。
記者:本次活動的主題是“道濟天下,德化人生”,請問道教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有哪些構想和舉措?
李光富:自古及今,道教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傳播到世界各地。道教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東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在加強自身建設、加大發展的同時,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道教的理念而使生活更加美好是當代道教界義不容辭的責任之一。為此,本次活動以“道濟天下,德化人生”為主題,這不僅是向全世界傳播道教文化的有力措施,也是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之舉。具體説來,有如下舉措:
一是舉辦國際道教論壇。我會與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聯手,先後於2007年在西安和香港、2011年在湖南南嶽衡山、2014年在江西鷹潭龍虎山、2017年在湖北十堰武當山舉辦了四屆國際道教論壇。從第一屆論壇的1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到第四屆論壇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論壇參與度越來越高,提升了道教的國際影響力。
二是深化與港澳臺地區道教界的交流交往。我會一直把開展與港澳臺地區道教界交往、服務祖國統一大業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每年都組織多個團組交流互訪,並建立聯誼機制,在文化研究、公益慈善、人才培養、舉辦道教活動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三是繼續開展與國外道教界和其他友好團體的交往,加強文明互鑒。改革開放以來,我會先後與五大洲40多個國家的道教組織和學術組織建立了聯繫。我會積極派團參加國際宗教與學術會議,在環境保護、宗教對話、世界和平等問題上,發表中國道教的主張。通過交流對話,道教倡導的“自然和諧、人類和平、宗教和睦”等主張得到了世界各大宗教的廣泛認同,為構建和諧世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積極力量。
四是積極籌備成立世界道教聯合會。為加強世界各國道教組織的聯繫,讓道教走向世界,在國家宗教局的支援下,我會發起成立世界道教聯合會,目前已有50多個單位申請加入,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通過世界道教聯合會來團結和凝聚全世界道教徒,這也是今後道教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五是開展丘祖西行系列文化活動,加強與丘祖西行沿線國家友好往來和人文交流。
記者:在新時代道教文化的傳承發展中,應更注重哪些方面的傳承和推廣?哪些方面可以為當下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李光富:在傳承道教文化時,我們要有質疑求真的精神,要有濟世求善的精神,才能更好地認識道教文化的核心價值,也才能更好地讓優秀的道教文化走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起到促進作用。
一是要傳承和推廣道教重視整體發展的思想。道教認為個體生命、社會生活、自然萬物都是由大道化生而有,因此將他們當作一個整體對待。為了獲得整體的最大利益,提倡無己喪我,即所謂“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讓社會、萬物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因而反對不適應全局發展的過分的個人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要損有餘以補不足。道教認為生生不息是大道的功用,追求長生久視的功效,並説“知和曰常”,為了獲得整體的長久發展,也就提倡個人自身身心和諧、人與人和諧、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整體利益,與黨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合拍,也符合人類的共同發展與文明進步。道教倡導善利萬物,倡導人無棄人、物無棄物,這些都源於“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而這一精神,又來自於道教的修真體系。
二是要傳承和推廣道教昇華生命的修真思想。道教認為人是萬物之靈,通過修真,超越自我,才能發揮出參贊天地化育的理想功效。《道德經》説:“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為我們指明修真證道和德利天下的方向。《道德經》後邊又説到:“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則是説處理自己乃至天下的問題,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按照其自身的規律去解決,而不能固守一種觀念代替其他觀念。
人類物質文明接受了現代科技的恩惠,因而突飛猛進,人類的精神文明也因科技而五光十色,但是,人類的身體因科技發展淪為消費品,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沒能因科技而安定,自我超越的夢想在科技中還是童話。因此,兩千多年傳續的道教修真文化,對人們找回內在充實,尋找超越的途徑,不失為一種借鑒。或許我們可以説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之外,道教修真給我們提供了生命文明由進化到超越的啟示。
三是要傳承和推廣道教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等生態環保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道教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節約自然資源等生態倫理觀,可以為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代社會提供一種可資利用的思想資源。
此外,自我充實與超越、世界和諧與發展的思想,是道教永恒的話題,也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此外,道教哲學、道教神學、道教文學、道教藝術、道教建築、道教生活等道教文化中,都有不少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長期的思想因素,比如道法自然、為而不爭、與時遷移、無量度人、空靈虛靜、樸素慈儉等思想,因此,道教要努力推廣這些思想,為促進人類文明發展做貢獻。(責編:李鳳森西安市道教協會供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