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城鄉融合發展 共繪三秦富裕繁榮新畫卷

2024-07-15 16:52:49

來源: 陜西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洋縣的田間,朱鹮隨處可見。

仲夏時節,洋縣華陽鎮的華陽景區內,掩映在綠水青山中的一抹白紅色從天空掠過,這便是享譽世界的“東方寶石”——朱鹮。

朱鹮種群成了洋縣吸引遊客的一張生態名片。“我裝修了老房子,開了農家樂。城裏人來了住在這裡,吃著農家飯。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眼瞅著村子發生巨變,華陽鎮縣壩村村民閆超感慨生活越來越好。

這是陜西城鄉“攜手”的一個生動注腳。近年來,陜西持續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加快構建支撐有力的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體系,努力在促進共同富裕上爭做西部示範。

放眼三秦大地,廣大鄉村的振興發展,不僅催生了新業態“落戶”村莊,也讓嚮往“詩與遠方”的人們有了好去處。鄉村不斷補齊的短板,吸引了各類發展要素在城鄉間更好流動。

隨著城鄉“雙方奔赴”,陜西城鄉融合正邁著大步,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新路子。

鄉村在“詩意”中振興

7月1日,記者走進禮泉縣煙霞鎮袁家村,跨過袁家村門樓,沿著人頭攢動的老街道——康莊老街前行,偶爾推門而入,四方庭院乾淨整齊。

“現在村裏條件和城裏沒啥兩樣,可能還要更好呢!”自打在村裏率先辦起農家樂,村民惠文霞看著家鄉正一天天變成自己希望的美好模樣。

如今,來自山上的清泉靜靜流淌,貫穿整個村落;通往村裏的道路加寬加固,村民出行更加方便;文化廣場、服務中心一應俱全,村民鍛鍊有了好去處。

村子變了樣,村民生活更舒心。

和袁家村一樣,隨著鄉村旅遊發展,陜西越來越多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新建改建農村公路不斷延伸,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持續提高,農文旅融合帶動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基礎設施更完善,城鄉往來也更方便。各個村莊與外界交流日漸密切,一些村民自發響應號召,改造自家房屋,建起了小商店、民宿。

鄉村,正就地“過上”現代生活。

2019年,星巴克的到來,讓在袁家村生活工作的村民有了更時髦的生活體驗。

“和城市消費群體不同,我們的客群除了遊客,就是袁家村及附近的村民。”星巴克袁家村店負責人李女士告訴記者。不僅是咖啡店,酒吧、音樂會、精品民宿、研學旅行等新業態也在村裏“落戶”發展。

“農文旅的深度融合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新動能,也讓新業態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在袁家村村委會副主任王琪看來,鄉村特色、傳統文化的保留,為鄉村發展帶來新機遇,也為城鄉資源雙向流動打開了通道。

眼下,多種融合經濟新業態正在三秦大地發展壯大,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村里正在打造旅遊産業,農家樂生意很好。村裏還鼓勵發展庭院經濟,依靠售賣房前屋後種植的蔬菜,每年家裏也有幾千元的收入。”榆林市榆陽區古塔鎮古塔新村村民徐海林説。

放眼全省,各類“農業+小營生”在廣大鄉村百花齊放,憑藉著獨具特色的産業,鄉村也得以在“詩意”中實現振興。

要素在城鄉間流動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

自從走上發展藝術這條路,曾經的“空心村”——西安市長安區黃良新村逐漸成為遠近聞名的藝術旅遊村。

7月2日,夕陽西下,記者走進村裏的一間民宿店。老闆王妮娜正在忙著手裏的活,準備迎接即將登門入住的遊客。

“在這裡經營一份自己喜愛的事業,既滿足了生活所需,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我嚮往已久的生活。”設計專業出身的王妮娜告訴記者,黃良新村的區位和村上確定的文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子,是她選擇來此的重要原因。

2021年,王妮娜看中村裏一間“四合院”式住宅。租到房子後,她利用專業優勢精心裝修打理。大半年後,她的“瓶子花”咖啡民宿開張了。

在黃良新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棟永看來,王妮娜這樣的“新村民”不僅是藝術追夢人,更是入鄉創業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人才活力。

鄉村發展,關鍵在人。這幾年,陜西不少鄉村年輕人越來越多了,他們中有從城市回來的“歸鄉人”,更有從城市帶來先進理念的“新村民”。

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重點是摸清農民想什麼、農村缺什麼,從根子上解決問題,這是來自“千萬工程”的啟示。

近年來,陜西積極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堅持系統觀念,因地制宜,破解區域、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為城鄉融合發展打開廣闊空間。

看中古村獨特的風光和資源,眾多藝術家、企業家紛紛奔赴陜西各地鄉村,在當地創立工作室、辦起了産業。由此帶來的家門口就業機會,讓村民既可以掙一份工資,又可以照顧家庭。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核心是城鄉要素自由流動。

“用手機輕輕一點,快遞員就能到府取貨,從下單到發貨,最快只要半個小時,費用還低,太省心了!”楊淩示範區楊陵街道柴家咀村村民郝中文説。

在陜西,城鄉雙向融合已漸入佳境,城鄉公共服務水準也穩中有升:2023年,全省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7%;加強優質教育資源均衡供給,投入35.1億元改善1646所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83個縣啟動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和11%,51種慢性病、地方病納入醫保範圍;建成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300個;農村衛生戶廁、自來水普及率分別達到81.7%、95.6%。

數據背後,是三秦兒女感受到的民生溫度。一個個屬於百姓的幸福故事,正在發生。

“融”出城鄉好光景

搬到新房子,這讓漢陰縣澗池鎮紫雲南郡社區居民陳興松格外高興。社區裏,便民服務中心、兒童和老年人活動照料中心、商超購物中心等一應俱全。

住上了好房子,更要過上好日子。對搬遷群眾來説,搬出來的是一戶,但對政府來説,如何讓每個社區的群眾安穩下來,那就是為他們提供好的配套服務。

安康市從搬遷群眾“最需”處入手,在“最急”上發力,構建起功能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搬遷群眾儘快融入新環境新生活。

“現在啥都方便,居住穩定了,工作穩定了,生活穩定了,心裏是從未有過的踏實。”説起如今的生活,陳興松滿臉幸福。

縣城,一頭連接城市,一頭服務鄉村,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陜西省委明確提出,縣域經濟牽一髮而動全身,落一子而活全盤,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近年來,陜西在縣域經濟發展上持續發力。

此前,陜西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推動經濟運作整體好轉。

隨後,陜西出臺《關於支援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接續政策措施》,這意味著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獲得更多政策支援。

發展産業是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途徑。將電子産業從東南沿海搬到大山腹地,這為山陽縣發展縣域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山陽電子資訊産業園,13家電子資訊企業不僅帶來了新技術、完善了産業鏈,還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目前,園區已帶動就業2700余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380人,每人平均年增收3萬元以上。

陜西已明確,將統籌推進縣域首位産業培育和“四個一批”項目建設,以“一縣一策”為重要抓手,有效推動全省縣域經濟穩步發展、規模不斷壯大。

省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處副處長魏昊表示,陜西將突出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促進城鄉要素加速雙向自由流動;深化“一縣一策”政策措施,做強做大縣域特色主導産業;以推動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堅持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可持續化,提升城鄉居民生活保障水準。

7月3日,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暨“千萬工程”工作推進會明確提出,以“千萬工程”推動鞏固銜接工作提質增效,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鎮街體制等重點改革,更好把制度活力轉化為治理效能。

從黃土垣到漢江邊,從秦嶺深處到渭水之濱……越來越多的村莊發生蝶變,越來越多的縣(市)重新選定首位産業賽道,沃野田疇迸發出蓬勃活力和生機。城鄉百姓凝心聚力,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記者  周明)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