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息縣:多維發力引金融活水“貸”動實體經濟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重要載體,金融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力量。河南信陽市息縣金融服務中心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這一根本宗旨,在加大信貸支援力度,打通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助企紓困、高品質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等方面,呈現出信貸總量穩步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成本穩中有降的良好局面。
加大宣傳開展金融知識普及
全縣各金融機構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廣泛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和教育活動。每週組織全縣金融機構召開“行長週一見”,解決急需解決的問題,每季度邀請金融專家對鄉鎮辦事處、縣直單位相關人員進行專題授課,截至目前,全縣9家金融機構已召開“行長週一見”50余期,專家授課4場,通過“行長週一見”活動,累計對接企業167家企業,宣講各項信貸産品58種,向企業授信12.33億元。
增強互動實現金融與經濟雙贏
全縣各金融機構緊緊圍繞産業立縣和招商引資、鄉村振興、城市建設、交旅文創、品質生活等重點工作,持續加大對全縣重點項目、主導産業、特色農業等方面的信貸支援力度。按照審慎經營、風險可控的原則,以促進經濟發展為己任,提高信貸資産品質,對國家的金融改革措施和本系統的金融創新産品,積極爭取在息縣先行先試。針對中小企業貸款需求急、頻率高、規模小的特點,積極探索新型有效快捷方便的中小企業授信模式,豐富中小企業信貸品種,擴大中小企業授信規模。鼓勵金融機構加大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創新力度,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方式。
搭建平臺創新金融服務
一是加強政、銀、企溝通合作,打造資訊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向金融機構、企業反饋政府相關政策、重點建設項目、招商引資等資訊。引導企業向金融部門推介自己的産品和項目,金融部門向企業推薦適合的信貸品種,促進相互了解,相互選擇,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金融支撐。二是在全縣範圍內建立企業“金融檔案”,登記匯總縣域內企業,同步推薦給各金融機構,同時各金融機構將各類金融産品匯總推薦給企業,實現貸款主體與金融機構雙向對接,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三是健全金融運作分析聯席會議制度,縣金融服務中心牽頭定期舉行金融運作分析會,向金融機構通報鄉鎮普惠金融信貸需求和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建立臺賬推薦優質信貸項目。同時,及時了解重大金融政策及變化,幫助金融機構協調解決矛盾和困難。四是深挖貸款未能如期投放的原因。協調縣財政、國土、發改、項目屬地鄉鎮等單位,打通項目堵點,為銀行如期投放項目貸款創造條件。
系統推進打通最後一公里
一是理念先行。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這是息縣普惠金融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的根本原因。二是構建機制。建立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是實現普惠金融可得性便利性的關鍵。三是創新模式。遵循金融規律,積極穩妥探索成本可負擔、商業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發展模式。四是找準路徑。注重路徑設計,堅持普及金融知識,提升全社會金融素養,夯實普惠金融發展的民眾基礎,不斷豐富信貸産品,根據實際需求積極進行産品創新,不斷豐富增信手段,如,銀稅合作、風險分擔等,解決抵押擔保難的問題。多維度發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五是錯位經營。強化各類金融機構普惠金融産品的精準供給,發揮國有大型銀行的科技資訊優勢,豐富信貸産品,合理降低服務成本,發揮地方法人銀行人緣、地緣優勢;當地農商行重點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村鎮銀行則觸達更多“長尾客戶”。六是有效推進。整合銀行與政府力量,優勢互補形成合力,深入鄉村、在田間地頭開展普惠金融工作,引導了各家銀行共同匯聚到普惠金融這面大旗下,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持續優化獲得信貸環境
依託金融超市做好金融政策、産品宣傳,積極對接各行業協會、鄉鎮辦事處、推薦優質企業每週參與到金融超市的銀企對接活動中。推廣信易貸平臺,借鑒先進經驗,由發改部門對總體工作進行牽頭,工信局、工商聯做好對企業註冊、使用平臺的宣傳,組織金融機構註冊、上線産品,優化信易貸平臺,通過信易貸平臺增加普惠小微貸款額度。各家有普惠業務的金融機構,積極對接鄉鎮(辦事處),將普惠業務做到鄉村、做到田間地頭、送到農戶手中,實現普惠金融增量擴面。通過縣發改委建立的“信易貸”企業白名單推薦工作機制,對生産經營穩定、經濟效益好、信用記錄優的中小企業實行“白名單”管理,對符合信貸條件的“白名單”企業融資需求優先予以安排。目前平臺已有150多個金融産品上線,通過各鄉鎮辦事處的共同努力,全縣509家企業入駐省“信易貸”平臺,124家企業通過“白名單”審核,3330家企業入駐市“信易貸”平臺,1671家企業通過平臺獲得13.77億元融資。
息縣金融服務中心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主動服務到府,努力提升信審效率,解決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服務和支援,為全縣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為全縣經濟發展持續注入動能。(劉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