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資源經濟勢頭旺 産業發展譜新篇
從滇東北到滇東南,從特色産業到綠色産業,從工業、農業到文旅業……在雲南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進程中,“資源”是一個繞不開的詞彙。
雲南省圍繞“3815”戰略發展目標,將資源經濟作為“三大經濟”的主幹來抓,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紮實有效推進資源經濟發展,各産業業態轉型升級的步伐越來越穩健,一幅高品質發展的全新畫卷正在雲嶺大地上徐徐展開。
新能源産業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走進位於雲南省曲靖市的曲靖億緯鋰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曲靖億緯鋰能”)生産車間,各生産工序的自動化設備有序運轉,生産電池的原材料經過攪拌、涂布、輥壓和分切等10余道工序後變成遠銷國內外的電池産品。
“2023年2月開工建設,11月完成廠房、倉庫、辦公樓等建築的主體工程;2024年1月首條生産線貫通,2月開始試生産……”説起曲靖億緯鋰能推進項目建設和生産的“加速度”,曲靖億緯鋰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孔德行侃侃而談。
孔德行介紹,曲靖億緯鋰能生産基地共規劃建設6條高品質自動化生産線,目前正在進行第二、第三條生産線的策劃,預計第二條生産線今年9月能全線貫通,具備試生産條件。2024年,曲靖億緯鋰能預計産值10億元。6條生産線全部投産後,公司年總産值將超百億元,可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
此外,曲靖億緯鋰能還將協同曲靖市德方奈米科技有限公司、雲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帶動周邊正負極材料、隔膜等配套産業,共同打造新能源全産業鏈的發展新高地。
立足資源優勢,持續推進項目建設“加速度”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也有著直觀體現。走進位於文山州硯山縣的雲南綠色鋁創新産業園,一片新開挖的項目工地上,挖掘機、渣土運輸車等工程作業機械正在繁忙作業。
雲南硯山産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汪俊強介紹,雲南鳳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實施的年産20萬噸光伏新能源發電系統鋁合金材料項目今年2月13日敲定,4月6日啟動實施樁基工程,計劃年內建成投運。該項目建成投運後,將實現園區鋁精深加工“零”的突破,預計實現年産值50億元,直接帶動就業450余人。
近年來,文山州先後建成雲南神火鋁業有限公司年産90萬噸電解鋁項目、雲南文山鋁業有限公司年産50萬噸電解鋁項目、雲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産203萬噸電解鋁項目,以及3個綠色鋁産業園區。今年1至5月,文山州實現綠色鋁工業産值302.83億元,同比增長65.3%。
“土特産”成為“富民産”
近年來,雲南省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多樣性農業,在“特”字上做文章,加快特色農業強省建設,“土特産”已成為推動雲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助力農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源泉。
在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小黃姜數字經濟産業園的姜産業大數據中心,“一屏觀全域”已成為園區企業的日常。數字大屏上,市場份額、交易規模、價格區間等全國各地姜産業資訊和相關數據,實時變動更新,這是羅平縣積極推進“數字農業”,促進産業發展的成果之一。
“獨特的氣候、區位、生物資源優勢使羅平縣形成了‘姜、油、蜜’三大類特有的生物資源加工産業。”羅平縣常務副縣長丁憲富介紹,羅平縣平均每年可生産40萬噸左右的小黃姜,為提升小黃姜的産業附加值,羅平縣建立了完備的生薑産業鏈,並依託羅平小黃姜優勢資源建設小黃姜産品精深加工項目,特色産業正逐步變成優勢産業。
從“田間”到“舌尖”,從滇東南的種植基地,到粵港澳大灣區的蔬菜批發市場,近年來,文山州發揮地處北回歸線“黃金十字帶”獨特的光、熱、水、土優勢,全力做好“土特産”文章,塑造高端、有機、天然的綠色食品品牌。
在位於硯山縣稼依鎮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稼依蔬菜基地,田間道路縱橫交錯,噴淋管網密布,基地對面便建有蔬菜冷庫,完善的基礎設施為高品質蔬菜種植、生産提供了堅實保障。硯山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局長昌繼明介紹,每當蔬菜成熟上市,該基地的蔬菜均是當天採摘、當天出貨,不到24小時即可抵達粵港澳。
“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合作模式,基地每年能為當地群眾帶來7200余萬元的土地流轉收入,吸納周邊1.1萬餘名群眾務工,每年能為群眾帶來2億余元的務工收入。”昌繼明説。
新業態翻開文旅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雲南省不斷創新業態,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康養旅遊等,不斷滿足遊客高品質、多元化的需求。
走進曲靖市馬龍區通泉街道楊官田社區土瓜衝村,鄉間民宿、鄉村書屋、餐廳等業態一應俱全,並聚集了一眾在此旅居的“新村民”。
近年來,不少鄉村因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戶遷移建蓋新房等原因導致村裏耕地撂荒,老房子閒置。楊官田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土瓜衝村有1000余畝耕地撂荒、70余套老房子閒置。為盤活鄉村閒置資源、釋放發展新動能,楊官田社區牽頭成立了企業,引進雲南若谷文旅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對村內老舊閒置房屋改造經營。經改造提升後的村莊,成了吸引省內外遊客到此長期旅居的詩畫田園。
“我們非常歡迎‘新村民’的到來。”土瓜衝村民小組組長張正兵説,“新村民”的到來不僅對鄉村人居環境提升、老村民的生活習慣改善有著帶動作用,也拓寬了老村民的農特産品銷售渠道,為當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無獨有偶,在位於文山州丘北縣普者黑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內的仙人洞村也以普者黑景區開發為契機,依託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和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成為年每人平均純收入近6萬元的“富裕村”。2023年末,該村經濟總收入5000余萬元,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5萬元。(羅春明 劉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