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馬鞍山:聚焦傳統産業“存量煥新”
近年來,安徽省馬鞍山市以製造業為“綱”,以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以數字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産業“存量煥新”。
“擎天柱”成為轉型“急先鋒”
靈活的機械臂不停舞動,繁忙的天車來回穿梭吊運,一輛輛載著線卷的貨車有序出庫。但定睛細看,軋機操作臺裏、天車駕駛艙內,甚至就連地面庫區也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員。
這是寶武馬鋼特鋼公司高速線材生産線成品庫區進行改造升級後的場景。“從根本上改變原有庫區人員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等狀況,同時避免了人工作業帶來天車頻繁啟動、停止、穩鉤等動作,預計可降低設備能耗30%以上。”寶武馬鋼特鋼公司高速線材生産線行車技師宋勇介紹説。
曾被譽為“中國高線搖籃”的馬鋼高速線材生産線,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磨礪積澱後,不斷改造升級、超越自我,憑藉該項目率先填補了國內高速線材無人天車智慧平面成品庫的空白,再一次走在了行業前列。
縱觀整個寶武馬鋼廠區,像這樣“舊貌換新顏”“重回巔峰”的項目並非孤例——中國高鐵穿上了馬鋼“國産跑鞋”,被譽為“最強大腦”的馬鋼智園建成投用,“寶羅”機器人員工正式上崗……
依鋼而設、因鋼而興。提起馬鞍山的産業轉型升級,自然繞不開寶武馬鋼這座“龐然大物”。曾經全市工業的“擎天柱”,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攻堅戰中,依然一“馬”當先,樹起了轉型升級的“馬鋼樣板”。
回望歷史,寶武馬鋼創造了中國第一隻火車輪箍、第一套高速線材、第一根H型鋼、鋼鐵第一股等多項歷史第一,挺起了那個時代中國鋼鐵的脊梁。
立足當下,2019年9月,具備2000萬噸鋼生産規模的馬鋼和産能規模近7000萬噸的中國寶武強強聯合,實施戰略重組,以“集中化、無人化、少人化”智慧製造技術推動轉型升級,寶武馬鋼跨邁上了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的嶄新跑道。
如今的寶武馬鋼,運營管控裝上“智慧腦”,技術創新全力加“數”跑,通過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5G、AI等新技術應用,將傳統冶煉單元轉型為裝上“智慧芯”的鋼鐵自動化製造單元,在精準高效的管理體制支撐下,一批批新技術、新産品在這裡誕生。
2023年,寶武馬鋼獲評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跑出了新質生産力“加速度”,正在徹底顛覆人們對傳統鋼鐵工業的刻板印象。
厚積而薄發。這位從鐵水奔流火紅歲月中走來的“鋼鐵巨人”,已然迎著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浪潮大步前行,正與這座城市一同奔赴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
滿城“新”潮動能強勁
AGV轉運、機器人上下料、三爪自動定心、電磁吸盤自動夾緊、自動吸鐵屑清理,整個生産系統一氣呵成……馬鞍山統力回轉支承有限公司精一廠區智慧化生産線上,一系列生産設備進行了自動化、機械化、智慧化改造,生産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走進漢馬科技新能源重卡裝配車間,一輛輛新能源重卡從這裡下線。“我們生産的發動機上,每個零部件都有專屬二維碼,就像它們的‘身份證’,一掃就可以看到産品的全部資訊。”漢馬科技智慧工廠負責人介紹説,産線生産的甲醇重卡及發動機産品目前已銷至山西、內蒙古、新疆、陜西、甘肅、青海、寧夏、貴州、雲南等全國各主要區域市場。
投資1200萬元實施營養軟糖及口服液生産線技術改造項目;投資3600萬元實施功能飲品生産線智慧化灌裝及包裝技術改造項目;投資7400萬元實施自製袋式口服液生産線技術改造項目……近年來,滾動式的技改、遞增式的投資,為仙樂健康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帶來了“真金白銀”。
一枝獨秀不是春,滿城“新”潮動能足。通過馬鞍山傳統産業中一個個創新場景的應用便可看出,乘“智”加“數”改造升級,已經成為這座城市各行各業的發展共識。
在馬鞍山市堅持製造業為“綱”,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等“新戰法”指引下;在“領頭羊”寶武馬鋼“智”變升級成功經驗的廣泛實踐應用中,一家家企業技改升級、提質增效,一個個科技成果落地見效、賦能發展,一批批“舊産能”轉化為“新動能”,匯聚起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合力。
數據顯示,2023年馬鞍山市分行業推進“智改數轉網聯”,營收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智慧化改造覆蓋率超80%,建設市級及以上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産線258個,打造重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項目47個。
用“組合拳”打出發展空間
顯而易見,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質生産力的培育壯大不是一個企業或是一個科研機構一廂情願閉門造車便能完成的,一定是要有良好的發展生態去推動生産要素創新配置。這就要求必須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不斷調整生産關係,為發展新質生産力開闢出一方可以“茁壯生長”的自由空間。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更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新質生産力發展的生力軍。馬鞍山深諳此道,要讓企業願意去技改、主動去轉型,不斷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水準,以營商環境之“優”促新質生産力發展之“進”。
為了激發企業主體科技創新積極性,馬鞍山在科技創新券上做文章,著力解決企業科研儀器使用難、使用貴問題,加速釋放企業創新潛能,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茁壯成長。小小一張券,卻為眾多企業送去了轉型發展的“真金白銀”,2023年,馬鞍山共有88家企業申領創新券補貼額度,其中審核通過77家,為企業提供2310萬元創新券申領使用額度。
如何增強創新人才吸引力?馬鞍山從創新特殊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入手,“人才怎麼樣、讓企業自己説了算”,1829名“黑手套員工”(生産一線有特殊技能、絕技絕活,尚未取得技能證書的技能人才)破格取得高級工以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企業獲得自主認定權後,可以根據技能人才培養需要,有效開展認定工作,企業有收益,員工更滿意。
此外,馬鞍山還把“畝均論英雄”作為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招,開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推進“機器上樓、汽車上頂”,這一舉措成效顯著、亮點十足。據悉,該項改革實施以來,馬鞍山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由 12.59萬元提升至23.55萬元,增長87.05%;畝均營業收入由281.16萬元提升至419.49萬元,增長49.2%。
馬鞍山以改革創新為抓手,打出“畝均論英雄”、産業工程師學院、“黑手套”職稱破格認定、“七未”項目攻堅、發放科技創新券、“企”聲響應等一系列“組合拳”,激活了資源要素活力,推動了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營造了良好生態。(記者 吳慧珺 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