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基層社 探索強村富民新道路——以重慶市大足區國梁鎮供銷合作社為例
為系統解決市場主體弱、産業升級緩、改革落地慢、集體增收難、治理手段少等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重慶市大足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重慶市供銷合作社指導下,深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建立基層社領辦強村公司機制,全面參與産業升級、集體增收、鄉村治理等工作,強化鄉村運營,有效發揮強鎮帶村富民作用,探索出一條基層社改革和鄉村振興的新路。
一、整合資源,共建平臺,解決市場主體弱的問題。按照共建共管、高度融合原則,推動供銷、政府、集體、社會各方資源向基層社聚集,提升基層社對上承接項目、對外招商合作的實力。以大足區國梁鎮供銷合作社為例,在資金方面,8個村將扶持集體經濟等資金280萬元入股供銷合作社運營項目,大足區供銷合作社協調60余萬元幫其建成陣地,並保底分紅。在人才方面,採取政府選派專技人員挂職、村(社區)選派本土人才頂崗鍛鍊、區供銷合作社選派代賬會計等方式,豐富經營管理人才。在項目方面,鎮政府將市政環衛、農貿市場等5個市場價值高的項目按市場原則交由供銷合作社運營;區供銷合作社指導國梁鎮供銷合作社承接扶持項目,助推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成為當地實力最強的涉農市場主體。目前,國梁鎮供銷合作社創辦企業2家、農機合作社1家,開展業務19項。
二、內外並舉,融合發展,解決産業升級緩的問題。圍繞推進農業機械化、農産品標準化、農業生産服務社會化、農旅文商融合發展一體化,促進農業內部資源整合、重組和裂變,並通過調整外部産業結構,挖掘增收潛力。在農業內部,落實“千縣千社品質提升行動”,依託基層社整合生産服務設施、健全農資網路體系、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國梁鎮供銷合作社承接農業項目資金,建設為農服務中心,購置農機9台,整合社會農機23台,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1萬餘畝,有效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引入信用體系,與市農擔集團、銀行等金融單位合作設立“信貸擔保聯絡站”,幫助涉農主體獲得擔保貸款1176萬元,推動産業發展。在農業外部,採取挖掘文化、註冊商標、建設基礎設施等方式儲資産、打基礎,吸引社會資本共同發展旅遊、商貿等業態,力促産業轉型升級。國梁鎮供銷合作社通過挖掘“紅岩巾幗”——饒國模革命事跡,建成“大有田園”AAA級景區,核心景點饒國梁紀念館被評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帶動當地文旅産業實現“從無到有”,年吸引遊客8萬餘人,項目所在村被評為“市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村”、國梁鎮被評為“市第三批鄉村振興示範鎮”。
三、示範引領,以點帶面,解決改革落地慢的問題。充分發揮基層社連接政府、市場、基層自治組織和群眾的平臺作用和協調利益的中樞作用,將基層社作為承接涉農改革的先行主體,以點帶面推動改革不斷深入。國梁鎮供銷合作社通過“三變改革”建成“大有田園”農耕體驗區,81戶群眾每年可獲得分紅,帶動周邊3個市場主體實行“三變改革”;通過先行推行股權化改革,帶動全鎮政府補貼項目100%實現股權化改革,5個村集體獲得近150萬元經營性資産,年增收近10萬元;通過先行推行建成創業孵化樓等,盤活閒置資産,增加財産性收入。
四、強化聯結,分類經營,解決集體增收難的問題。通過承接村集體爭取的項目資金、聯合村集體共同經營、租賃集體資産等方式,將村集體資源整合進平臺,統一對外開展經營,助力集體穩定增收。國梁鎮供銷合作社承接國梁鎮方碑村扶持項目,招引社會資本合作建成“大有食堂”餐飲店,年營業額近100萬元;承接國梁鎮雲路社區扶持項目,直營農貿市場和木材市場;聯合中國聯通建成通信合作社,發展客戶400余戶,助力增收;與華潤合作“雪花助力集體經濟”項目,業務已覆蓋全區。
五、市場運作,調節利益,解決治理手段少的問題。充分發揮基層社市場主體功能,利用市場手段調節利益、化解矛盾、強化治理。國梁鎮供銷合作社針對豬肉市場長期被“壟斷”的問題,利用農貿市場內800平方米閒置場地,公開競標引進市場主體開辦全鎮最大超市,供應冷鮮肉,平抑物價;針對空巢老人用餐不便的問題,開辦“長者食堂”,滿足每天60余人用餐;針對農村養老問題,運營康養服務中心,滿足群眾需求;針對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缺激勵的問題,推行“英雄國梁榮譽衛士”制度,集體經濟貢獻戶、退役軍人及優撫對象等12類人群在供銷合作社控股或參股的實體消費均可享受折扣;針對撂荒地復耕難長效的問題,探索建立“集體耕種、供銷幫忙、收益共用”的復耕長效機制,有力確保糧食安全。
目前,大足區全部鎮街均已通過基層社領辦強村公司,基層社正加快成為服務農民生産生活的綜合平臺,同時成為基層黨委、政府經營管理鄉村的有力抓手,有效發揮“整合資源的容器”“産業升級的推手”“推動改革的尖刀”“集體增收的平臺”“鄉村治理的助手”等作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邁上新臺階。(中共重慶市大足區委、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