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首發司機的堅守與傳承
春日早晨,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團結村中心站笛聲嘹亮、班列頻頻開出,一派忙碌景象。這裡是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的始發站,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機務段的機車司機們,在這裡穩穩交出“第一棒”。
55歲的江彤就是其中一員,他還擁有另一個重要身份——中歐班列首發司機。
2011年3月19日,經過層層選拔和考核,江彤從70多名司機中脫穎而出,駕駛著我國首趟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出發。
“那天我很激動,駕駛著班列從重慶出發,抵達四川達州後,‘交棒’給西安局的司機,從新疆阿拉山口駛出國門,最後抵達德國杜伊斯堡。”江彤説,中歐班列就像一場接力賽,自己的任務是跑好“第一棒”。
十多年來,江彤見證著中歐班列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從最初的每月僅開行1列,到每天開行超10列;從最初裝載單一的IT産品,到如今涵蓋上千種貨物;從單向去程線路,到通達亞歐百餘個城市……如今,中歐班列(成渝)已穩定運作線路超50條,輻射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個城市。
2021年2月8日,在重慶機務段興隆場北折返所,電力機車司機江彤登上值乘機車。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我最大的感覺就是,這些年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了。”江彤説。
2020年是江彤最忙碌的一年——全年共值乘336趟貨運列車,包括中歐班列30趟,貨物送往8個歐洲國家;值乘156個夜班,值乘里程近七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一圈半。
“再難也要堅守。”江彤説,以前班列抵達四川達州後,一般要休息6個小時以上,但後來經常剛到達州,就會接到指令返回重慶,再駕駛新的班列出發。
年齡的增長、時代的變遷和火車機型的變化,讓江彤覺得是時候把“接力棒”交給年輕人了。
近幾年,江彤在完成值乘任務的同時,將大量精力投入到“傳幫帶”上,培養了不少徒弟。
28歲的徒弟阮文玉像江彤一樣,成為中歐班列的司機,接過了中歐班列從重慶始發時的“第一棒”。
“師父經常叮囑我,這一棒一定要跑好,如果晚點了,後面都要延誤。”阮文玉説,雖然他不能把班列開到歐洲,但他的工作卻關係到中歐班列運送的貨物能不能準時到達歐洲。
江彤的故事,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服務的事業中。
2024年3月7日,一列滿載機械設備、整車及零部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等候發車。新華社記者黃偉攝
24歲的重慶團結村車站值班員胡劍喬,正是聽到江彤的故事後選擇到這裡工作。“江彤師傅的故事激勵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成績。”胡劍喬説。
再過半年左右,江彤就將退休。“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專心開好每一班車,把接力棒交到更多年輕人手上,讓他們繼續為這項偉大的事業努力拼搏。”江彤説。
年輕的司機們,正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駕駛著“鋼鐵駝隊”奔跑在中歐大地上。(記者 伍鯤鵬 周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