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産業:助力千行百業邁向未來
新材料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是國家大力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也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紮實推進高品質發展的重要産業方向。近年來,中國新材料産業進入發展加速期,産業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材料大國,新材料市場機遇和發展前景良好。
今年1月發佈的《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七部門關於推動未來産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未來材料産業發展,包括推動有色金屬、化工、無機非金屬等先進基礎材料升級,發展高性能碳纖維、先進半導體等關鍵戰略材料,加快超導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創新應用。
新材料産業進入發展加速期
延崇高速公路是京津冀一體化西北高速通道之一,最近,這條高速公路獲得了2022—2023年度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李春獎)。中鐵六局延崇高速公路項目總工程師胡江南介紹,一種綠色新材料——高性能低合金免涂裝耐候鋼,在延崇高速公路的建設過程中大放異彩。
“這種新型綠色材料,具有耐腐蝕、免涂裝等一系列優點,耐候性為普碳鋼的2至8倍,不僅外表美觀,還避免了後期養護對大秦鐵路及高速公路運營的影響,提升了工程的整體品質。”胡江南説,項目部還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研發了一種加快耐候鋼銹蝕的促銹劑,將原本3個月的銹蝕週期縮短至7天。
“一代材料,一代裝備”。新材料産業是戰略性、基礎型産業,是未來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前沿材料代表新材料産業發展的方向與趨勢,具有先導性、引領性和顛覆性,是構建新的增長引擎的重要切入點。
新材料技術在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裝備製造、航空航太、軌道交通、海洋工程和醫療健康等産業中的廣泛應用,展現了新材料産業良好的市場機遇和發展前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材料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榮譽主任潘復生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分析了未來材料的特點:“未來極具潛力的新材料必須是先進材料,首先它的性能是超過原有或當下材料的;其次它的開發和應用前景應當是可預見的,將在生産生活中産生積極作用。”
近年來,中國新材料産業進入發展加速期,産業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中國新材料産業總産值達到約6.8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近6倍。涵蓋金屬、高分子、陶瓷等結構與功能材料的研發和生産體系已經建成,有色金屬、化學纖維、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有機硅、超硬材料、特種不銹鋼等百餘種材料産量位居全球前列。
工業和資訊化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1至9月,中國新材料産業總産值超過5萬億元,保持兩位數增長。截至2023年10月,中國新材料領域建立7個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佈局建設了35個新材料重點平臺,一批重大關鍵材料取得突破,涌現出高溫超導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等一批前沿技術;新材料規上企業超過2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72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48家,同時培育形成了7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
第三代鋁鋰合金成功在國産大飛機上實現應用,第二代高溫超導材料支撐世界首條35千伏公里級高溫超導電纜示範工程上網通電運作……新材料的快速發展,正不斷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超級鋼、電解鋁、低環境負荷型水泥、全氟離子膜、聚烯烴催化劑等關鍵技術突破,促進了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等産業發展。新材料還為中國航空航太、能源交通、工程建設、資源節約及環境治理等領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和保障。
國家新材料産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石墨烯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李義春對本報分析認為,一方面,中國建成了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材料産業底子好,新興消費也為未來産業發展孕育了多樣化場景和龐大市場;另一方面,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較快增長,各類創新人才數量品質雙提升,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更多高性能新成果面世
隨著中國新材料産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關鍵材料實現國産化突破,更多高性能新材料成果面世。
0.03毫米厚度?這是玻璃嗎?當這塊玻璃被輕輕地彎曲成一道彩虹狀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彭壽的演示,讓周圍人驚嘆不已。
據介紹,彭壽院士團隊研製出一款柔性顯示玻璃(UTG),這種玻璃常應用於折疊屏手機。2023年底,團隊實現30微米超薄柔性玻璃彎折半徑小于0.5毫米,彎折極限進一步提升。
“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融合逐漸成為材料研究和創新的必然趨勢,催生新的學科前沿、科技領域和創新形態。”彭壽向本報表示,未來UTG也將持續深化與資訊科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等領域的交叉創新,持續向極薄化、功能化、複合化、智慧化等方向發展,比如UTG可以作為透明保護層,在保證汽車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讓車輛的玻璃區域具備透明螢幕功能,打造新一代HMI(人機界面)方案。此外,在智慧醫療領域,可在玻璃襯片上精密置入應變感測器、超級電容器等微型電子元器件,形成可貼合在人體表面的電子皮膚貼片,能實時監測人體生理信號,如心率、血壓、體溫等,實現遠端診斷和治療,同時可以用來增強智慧機器人的感知能力和交互能力……
“UTG將以更加豐富的形態應用到人們各個生活場景,讓未來畫面照進現實,讓玻璃創造美好世界。”彭壽説。
在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覽室中,一款款超大型鎂合金板材和型材讓潘復生院士頗為自豪:“像這一款大型材,一開始,很多業內人士都不相信,鎂合金型材也能做得這麼大這麼薄。”
近年來,中國鎂合金研發的總體水準已處於世界先進水準,多個重要方向已處於世界領先,中國生産的鎂合金零部件已在幾千萬輛汽車上開始應用。“鎂合金是目前輕量化效果最好的環保材料。”潘復生説,中國鎂合金資源非常豐富,同時鎂合金顯著的輕量化特性能夠帶來明顯的節能減排成效。“令我驚喜的是,在研究鎂合金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鎂合金還具有巨大的功能特性,特別是在鎂電池材料和鎂儲氫材料方面展現出良好的性能潛力。鎂合金豐富的功能特性將使得其應用領域更加廣泛。”
寶武鎂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武鎂業”)作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新材料産業發展的關鍵平臺,著力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鎂業高端化發展,其中,鎂合金座椅骨架和鎂基儲氫應用是近期兩項重大技術突破。
“鎂合金應用在座椅骨架上,可以減輕整椅重量,剛度好,具有良好減震性能,其耐久性、高低溫迴圈性能也已經被驗證通過。”寶武鎂業下屬重慶博奧鎂鋁金屬製造有限公司的産品設計經理任位向本報這樣描述鎂合金座椅骨架的優點。
而在鎂基儲氫方面,鎂基固態儲氫合金被譽為最具潛力的新型儲氫材料之一,具有儲氫容量大、吸放氫可逆性好、成本低、資源豐富等優點。2023年,寶武鎂業與重慶大學、寶鋼金屬聯合研發鎂基固態儲氫材料,目前,寶武鎂業下屬巢湖雲海鎂業有限公司的鎂基儲氫樣品已合格。
“石墨烯是一種引領科技前沿的新材料,具有卓越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力學性能,正在引領新材料技術的革新。”作為深耕石墨烯領域的專家,李義春認為石墨烯能夠通過賦予傳統産業相關産品或材料新性能,開發高附加值産品。
李義春介紹,在現今的國內市場,石墨烯的散熱材料、石墨烯導電添加劑已經被手機行業和新能源電池行業普遍採用,部分手機裏會有石墨烯散熱膜,新能源汽車搭載的鋰電池裏面也有很多采用了石墨烯添加劑;石墨烯的防腐塗料已經在國內多項工程裏得到成功應用;石墨烯電熱膜、加熱板等石墨烯節能電加熱産品,在電採暖市場得到了很好推廣,很多地方的清潔取暖節能改造項目採用了石墨烯電採暖解決方案;在醫療保健領域,部分石墨烯理療産品已經獲得了醫療器械證。
營造良好産業發展環境
新材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之一。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新材料産業發展,相關部門先後出臺了《新材料産業發展指南》《國家新材料生産應用示範平臺建設方案》《“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新材料産業持續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産業發展環境。
根據《中國新材料産業發展報告2022》,國內新材料産業已形成了産業集群發展模式,基本形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中心,東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産業集群分佈,各區域新材料産業的發展和空間分佈都各有優勢、各具特點。
在廣東,先進材料産業是該省重要産業,近期發佈的《廣東省發展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産業集群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形成1個年主營業務收入達2.8萬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達6475億元的先進材料産業集群,邁入世界級先進材料産業集群行列。
在安徽,新材料産業是該省重點發展的新興産業之一,已初步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和新興産業集群(基地)“雙輪驅動”的新材料産業集群體系。“為加強資訊交流、技術互通以及産學研用共用全鏈條建設,搭建良好的合作服務平臺,安徽省新材料産業協會與16個省級社團組織共同發起成立長三角先進材料産業集群聯合體。”安徽省新材料産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説。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新材料産業規模龐大,但在新材料原始創新能力、産業基礎能力、成果轉化效率和技術競爭力方面有待提升。當前,中國新材料産業已從“以解決有無問題為主”的規模擴張階段,進入以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升國際競爭力為主的高品質發展階段。
潘復生認為,近年來,新材料産業在産業規模、技術創新、推廣應用與集群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産業鏈自主可控性、原始創新能力等方面還有提升空間,“補鏈強鏈”將成為日後發展的關鍵詞。
如何打通新材料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潘復生認為,應加強科研成果的中試孵化。“高校、科研院所研發的技術,是寶貴的原創性技術,就像是一粒粒小麥,但企業需要的是麵包(成熟技術),要把小麥轉換成麵包,需要加工技術這個中間環節,這就是我們常説的中試孵化環節。不過,中試孵化的風險和難度很大,一項原創性技術成果開發後,科研人員很難再獲得持續的研發資金投入,而大多數企業又不願或不敢承擔技術轉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敗風險。我認為,中試孵化要創新建設模式,不能僅僅依靠市場行為,還應強化政府行為,共同去解決中試孵化過程中面臨的人才、資金、風險等問題。”
在李義春看來,新材料産業的發展是一個長期工程,要研判並把握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同時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在明確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對未來新材料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運用産業生態系統思維,著力築牢材料産業發展根基、加快提升産業鏈現代化水準,營造良好的産業發展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持應用牽引、問題導向,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堅持獨立自主和開放合作相促進,促進材料産業發展。”(葉曉楠 徐靖 實習生 胡曉曉 劉雨馨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