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丹巴:優化産業佈局 推動現代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全縣春耕備耕掀起熱潮。田間地頭,一朵朵刺龍苞勃勃生機,一茬茬萵筍長勢正旺,一個個大棚鱗次櫛比。
當前,丹巴縣正結合實際,依託現代農業産業帶建設,全力推動全縣現代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在具體措施上,丹巴縣堅持“河谷蔬菜、半山糧果、高山畜藥”産業佈局思路,優化産業佈局,調整産業結構,提升糧食産量,加快構建有主導産業、生産基地、加工企業和優勢産品的特色農業産業化新格局。
助力生産保春耕,農業生産有底氣
耕地、翻耕、施肥、播種,在丹巴縣半扇門鎮核桃坪村,村民們紛紛投入到春耕備耕工作中,忙碌的身影遍佈田野。
“春分時節,大地回春,春耕備耕正當時。今年我們種了63畝的萵筍,預計每畝地能收2萬多斤,此外還種植了700余畝的馬鈴薯。”丹巴縣宏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技術員姚德金介紹。
放眼望去,種植基地內,嫩綠的萵筍種苗生機盎然,長勢喜人。
丹巴縣一景。丹巴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丹巴縣堅持把“美人脆”蘋果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之一,全縣“美人脆”蘋果種植面積達7000余畝。
同樣忙碌的場景也在巴旺鄉格呷村上演,村民們正忙著將高原野生刺龍苞種植這項特色産業引入當地。
“格呷村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很適合種植刺龍苞,今年決定在村裏種植刺龍苞,計劃將根據市場情況逐年擴大刺龍苞種植面積,同時加強專業種植管理技術。”格呷村黨支部書記旺丹表示。
“一年之計在於春,下好春耕生産‘先手棋’,為全年農業生産開好局。”丹巴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陳斌表示。
讓老百姓“飯碗”多、口袋“鼓”
走進丹巴縣半扇門鎮阿娘溝一村,映入眼簾的是那連綿起伏的群山。遠處,集中連片的土地內一座座大棚拔地而起。
“2022年,阿娘溝村在中省扶持壯大集體經濟的政策支援下,籌資100萬元整理集體土地,建設標準農業園區,成立了專業合作社。通過‘混合型’種植模式,即冬、春季種羊肚菌、馬鈴薯,夏、秋季種辣椒、蕎麥,實現‘冬閒地’變‘冬寶地’,一年兩收變一年三收。”丹巴縣半扇門鎮阿娘溝一村黨支部書記馮興富介紹。
“我們以黨支部引領,村幹部帶頭種地,讓村民們擁有租金、分紅、務工、公益金四重收入,受益更大。”馮興富説。
丹巴縣堅持把“美人脆”蘋果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之一。丹巴縣委宣傳部供圖
可喜的是,去年以來,阿娘溝村積極探索農旅融合,整合浙江援建資金480余萬元,配套建設綜合服務站、旅遊驛站等附屬設施,同時結合沿線自然風光,打造慢遊生態圈,讓更多路過此地的遊客和採購商停下來、留下來。
數據顯示,2023年該村集體經濟産值達120萬元。其中,羊肚菌80萬元,洋芋、二荊條等農産品40萬元。
好消息是,阿娘溝一村的種植模式得到複製推廣。
今年,半扇門鎮擴大種植羊肚菌107畝。其中,阿娘溝一村種植58畝、阿娘溝二村飛地種植28畝、喇嘛寺村種植21畝,預計年産能夠突破5萬斤,預計銷售額近270萬元。預計2024年半扇門鎮羊肚菌産業收入能夠實現340余萬元。
“面向未來,阿娘溝一村將以特色産業發展為吸引,通過發展農業産業、培育農業體驗遊等農旅融合産業,帶動更多群眾增收。”半扇門鎮鎮黨委書記謝仕英説。
産業齊發展,助推農業現代化高品質發展
走進丹巴縣生態特色農産品加工物流園區,農特産品展示大廳嘉絨風情意味十足。
據介紹,丹巴縣生態特色農産品加工物流園區佔地84.5畝,主要發展進駐有機農畜産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産業,將打造成集“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精深加工、商品化處理、電子商務”于一體的有機農畜及文創産品加工物流港,促進丹巴縣多産業集群發展。
“今年我們將高品質推進‘三江六帶’大渡河片區丹巴現代農業産業帶建設,打造蔬菜、水果、中藏藥材等特色産業基地4.28萬畝,美人脆蘋果産量力爭突破100萬斤。實施馬鈴薯、芫根、花椒等農産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動,提升農産品附加值;加快完善農産品供應鏈體系,力爭農産品前置倉落地建設。”丹巴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扎西尼瑪介紹。(朱虹 降初澤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