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安徽靈璧縣:秸稈裏“長”出産業 菌菇中“種”出幸福

2024-02-26 14:40:39

來源: 農民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高大氣派的“蘑菇工廠”、環保高效的基料發酵隧道……走進安徽省靈璧縣楊疃鎮,如同置身“蘑菇王國”。春節期間,不少回鄉過年的老鄉決定不走了,留在家門口這個超級現代的工廠裏打工。

秸稈原本是農業廢棄物,卻被轉化為優質農業資源,既解決了秸稈禁燒的問題,又打造出億元産值的食用菌特色小鎮。這究竟是怎麼轉變的呢?楊疃鎮是傳統糧食主産區和畜禽養殖大鎮,每年産生12萬噸秸稈和5萬多噸畜禽糞便,給人居環境改善帶來巨大困擾。2018年起,該鎮轉變秸稈禁燒和環境整治思路,把食用菌作為特色主導産業進行培育,通過秸稈綜合利用,創造性地走出植物、動物和菌物“三物迴圈”的綠色發展之路,短短數年間,形成了年産值近1.8億元的規模産業,成為皖北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基地、設計産能全國第三的雙孢菇生産基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産業振興之路。

招商引資打造“蘑菇工廠”

“這個富民産業是倒逼出來的。”楊疃鎮黨委書記孫建講述了食用菌産業發展歷程。2016年前後,該鎮秸稈禁燒形勢嚴峻,經多次調研論證,該鎮黨委決定發展食用菌種植,以消化巨量的農作物秸稈。然而,傳統的大棚種植方式不僅費力費時,還會帶來新的環境污染。為此,鎮幹部瞄準擁有現代化種植技術的雙孢菇種植龍頭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招商引資,打造了封閉式設施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産的“蘑菇工廠”,並規劃建設了食用菌産業示範基地。

在恒溫恒濕的智慧溫控菌菇車間內,工人穿著乾淨整潔的制服,乘坐自動升降機工作。一籃籃剛採下的雙孢菇,被打上可追溯二維碼。這個“蘑菇工廠”實現全年全天候錯峰生産,日産雙孢菇約60噸,日均産能居全國第三位。“我們採用荷蘭種植技術,實時精確控制菇房內的溫度、濕度、風速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效減少了雙孢菇種植受季節因素的影響。”該企業負責人石亞煜説。

緊挨著“蘑菇工廠”的是“基料工廠”,它採用目前先進的三次隧道式發酵技術,實現優質基料綠色生産,年産專業化基料8萬噸,産能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目前,“基料工廠”每年可消化5萬噸秸稈、4萬噸畜禽糞便,生産出的基料以優惠價格賣給周邊種植戶,每噸低於市場價80元。種植戶還可以使用“以草換料”(用秸稈換基料)的實物交換形式,一噸秸稈可以換0.36噸基料。不僅如此,工廠還經常派出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指導。現在全鎮種植戶再也不用自製基料了。

集散基地創出“國字號”品牌

“在咱鎮,就沒有不好賣的菌菇。今天採的菇,明天就能上滬蘇浙消費者的餐桌。”作為皖北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基地,楊疃鎮的種植戶話語中充滿底氣。2019年,該鎮採用“政企共建”模式,建設了佔地近百畝的食用菌冷鏈物流基地。這裡區位交通優勢十分突出,每天外銷菌菇數十噸。

隨著該基地聲名遠播,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知名的食用菌批發商紛紛來楊疃鎮採購。為搶到第一手貨源,30多位大客戶常年住在鎮裏。“這裡菌菇産量大、品質好,優質鮮菇在浙江、上海可以賣到每公斤20多元。”來自溫州的批發商嚴華朋説,他手上訂單很多,每天發貨不斷。

為確保貨源,嚴華朋等長三角客商在鎮政府的協調下,與全鎮17家合作社、家庭農場簽訂收購合同,對於俗稱“通貨”的普通菌菇,按照高於市場價的保底價收購,並且貨到付款。對於優質鮮菇,客商則競價收購、價高者得。

為進一步擴大食用菌産業知名度,靈璧縣以楊疃鎮為示範基地,積極對接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聯盟,培育壯大行銷人才隊伍。針對遴選的主推品種,開展産品認證,推行食用農産品達標合格證制度。積極開展創意設計與品牌策劃,加快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去年,“靈璧雙孢菇”納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實現全縣“國字號”品牌創建零的突破。

傳統小鎮有了“國際范兒”

一個曾固守傳統農業的普通皖北鄉鎮,卻時常有外國專家來“串門”。近年來,全球著名的菌種公司——美國施爾豐公司技術總監維得馬應邀來鎮裏3次,每次都要待上一天,並走進菇棚“傳經送寶”。結合當地實際,該公司製作了一套中英文對照的《蘑菇病蟲害防治手冊》交給了鎮裏,手冊圖文並茂,列出了數十種食用菌病蟲害的名稱、特徵以及防治方法,成為該鎮指導全鎮食用菌種植戶防治病蟲害的“寶典”。

楊疃鎮堅持開放發展,秉持“賣全國、銷全球”的銷售理念,將食用菌遠銷加拿大、巴西、義大利、日本、南韓等十多個國家,由此也倒逼該鎮在管理、技術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去年以來,鎮黨委、政府通過龍頭企業引薦,邀請國際知名專家來鎮裏指導,助力食用菌産業上臺階。

“食用菌産業要想不斷提升競爭力,進一步拓寬海外市場,必鬚髮揮好人才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培育一批有國際視野的鄉土人才。”孫建説。

該鎮先後與合肥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上海農科院、安徽農科院等高校機構合作建立“産學研”基地,訂單式開展人才培訓和孵化,培養本土“菌專家”。同時,在食用菌種植戶中摸排有技術特長的青年,納入鎮食用菌“土專家”人才庫,選派到江蘇等地考察學習,提升技術水準。靈璧縣高級職業技術學校與合肥工業大學聯合設立“食用菌産業學院”,也為“土專家”提供了進修學習的機會。

食用菌産業帶動就業致富

白白胖胖的雙孢菇長在菇床上,如同鋪上一層白雪,採菇工人手法嫺熟,飛快地採摘。楊疃鎮食用菌産業示範區管理員張東升告訴記者,工人手快的每月能掙上萬元,手慢的每月也能掙七八千元,並且每年還有幾次農忙假。

該示範區設有上料工、採菇工等十多個工種,吸納了當地留守人員和弱勞力160多人,帶動群眾就近就業。園區通過資金支援和技術扶持,帶領20余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發展,由此帶動周邊一批農戶從事食用菌種植,實現戶均年增收約5.2萬元。

在食用菌冷鏈物流基地,常年有600多名農民務工,日工資在110元至120元。基地還吸納了20多名殘疾人就業,他們坐在椅子上削蘑菇,一天可掙80元左右。

近年來,楊疃鎮強化黨建引領,將村幹部培養為食用菌産業致富帶頭人,將食用菌經營主體負責人吸納到村“兩委”,引導農戶向著幹部看、跟著幹部學,形成了良好的産業發展氛圍。目前,該鎮16個村實現了食用菌種植全覆蓋,現有食用菌種植面積50萬平方米,帶動全鎮數千人就業,每人平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楊疃鎮是人口大鎮,自從興起食用菌産業,農民一年到頭有活幹,大家的心思都用在勞動致富上,鎮裏很難見到閒人。農民口袋鼓了、腦袋富了,社會也和諧了,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記者 楊丹丹)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