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貴州遵義:推進農業“接二連三”,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2024-02-23 14:09:57

來源: 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漫步中國茶海景區,4萬畝連片茶園綿延不盡,橫成波、縱成浪,農體旅融合已初具規模;走進中國辣椒城加工廠區,機器轟鳴,工人們忙得熱火朝天;來到遵義花茂村的田間地頭,蔬果長勢喜人,各類農耕文化體驗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今天的遵義,滿眼生機盎然,發展活力迸發。

近幾年,圍繞“一縣一業”特色優勢産業,遵義市大力推進茶葉、辣椒、蔬菜、中藥材等農業八大主導産業規模化發展,加快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步伐,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增強其內生發展動力。

小小辣椒買賣全球

臨近春節,作為全國唯一的“省部共建”辣椒專業批發市場,位於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的中國辣椒城迎來了交易高峰期。每天淩晨3時,交易區裏人聲鼎沸,一名名辣椒經紀人正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購商談生意,頭頂的LED大屏正實時刷新著當天的交易價。

付陸介紹,2014年,貴州交通建設集團投資9.88億元,建起集加工、倉儲、運輸、銷售、檢測、金融等多功能于一體的中國辣椒城,隨著配套設施不斷完善,並引入“網際網路+農業”,這裡已發展成中國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場。2023年交易量預計達32萬噸、交易額67億元,目前二期也在規劃中。

“新蒲新區是遵義辣椒的主産地之一。在辣椒産業發展上,遵義市現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9家,其中貴三紅和紅滿坡兩家公司2022年産值均超億元。”遵義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遵義市常年種植的辣椒種植面積140萬畝。通過發展重點區域,打造辣椒産業集群,2023年推進標準化種植示範點400余個,示範面積11.3萬畝。培育辣椒專業鎮村60余個,全市鮮椒累計産量265.86萬噸,累計産值95.28億元,實現加工産值50余億元。

片片茶葉成了“金葉”

“村民的幸福生活,要從小小的茶葉講起。”龍鳳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伍榮明回憶,2002年時,村民每人平均收入不足千元。通過茶葉産業發展,村民每人平均收入2014年就進入全縣領先行列。目前,全村茶園面積7000畝,戶均7.74畝,擁有茶葉加工廠28家。2022年,全村茶葉銷售額達15010萬元,村民每人平均收入升至2.19萬元。

2011年起,龍鳳村還開始通過“政府引導、村民參與、社會資本投入”的方式進行招商引資,盤活土地資源,推動“茶旅一體”高品質發展。田家溝萬花源景區由此誕生,一些大型茶企也紛紛落戶。以二十七度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例,2019年起,該公司就在龍鳳村及周邊共計流轉茶園2700余畝,已發展成一家集高標準生態茶園經營、高品質茶品生産、O2O茶社渠道建設、幸福茶旅、茶文化傳播等為一體的全産業供應鏈平臺型企業,推動茶農每年每畝增收1600余元。

“荒茅田”蝶變花茂村

蔬菜基地裏,白菜、花菜等綠浪翻滾;青山遠黛中,一座座白墻灰瓦的黔北民居錯落有致;農戶家的笑臉墻上,男女老少笑靨如花;田間地頭還能看到體驗農事的遊客……隆冬時節,走進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空氣中都瀰漫著幸福的味道。

除了發展特色農業,花茂村還積極探索“綠色産業+”“紅色文化+”“鄉愁文化+”的發展實踐,推進農文旅一體化發展。陶藝文化創意一條街上,“母氏陶藝館”創辦人母先才手工燒制的蒸雞䀇去年賣了三四千個,遠銷美國、日本等地。借著花茂土陶這一貴州省級非遺項目,市級非遺傳承人母先才還開設了陶藝體驗研學課程,年接待學生超1萬人次。

如今的花茂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花繁葉茂”,不僅村民返鄉了,大學生也回來了。25歲的張夢瀅讀大學時就常利用寒暑假在“花茂人家”手工坊學習古法造紙,現在已是工坊的“老師傅”。筆者看到,用古法造出的構皮紙被製作成團扇、油紙傘、書籤等文創産品,頗受消費者青睞。“2023年,花茂村共接待遊客70.5萬人,收入2860萬元。”彭龍芬説。

近年來,遵義市全力做大做強“茶葉、辣椒、紅粱、竹、蔬菜(含食用菌)、中藥材、花椒、生態畜禽漁”八大農業主導産業,並以此打造特色産業集群,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讓農戶能夠分享産業增值帶來的收益。(貴州省農業農村廳供稿)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