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湖北省潛江市提升小龍蝦産業競爭力錯峰上市促增收

2024-02-06 14:52:26

來源: 人民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室外冷風瑟瑟,棚內霧氣氤氳。在湖北省潛江市後湖管理區關廟社區的一處大棚裏,水面足有半米深。養殖戶梁懷清跳上小船,一手撐槳,一手給水裏的小龍蝦撒食。

大棚種菜很常見,大棚養蝦挺新鮮。“溫度一低,小龍蝦就要打洞冬眠。大棚提高了水溫,讓小龍蝦在冬天也能生長。”梁懷清告訴記者,臨近春節,消費市場需求正旺,小龍蝦錯峰上市,價格比夏天集中上市時高出不少,“元旦前投苗,春節前捕撈,之後還能接著種稻。”

據介紹,潛江年産小龍蝦近17萬噸,全産業鏈綜合産值超過750億元。然而,受氣候影響,晚秋至早春幾乎無蝦可捕,這成了制約當地小龍蝦産業持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瓶頸。

冬季養蝦利潤大,農戶們理應爭先恐後。可放眼方圓十幾裏,有蝦棚的卻只有梁懷清一家。這是為什麼?

“風險高,技術門檻也高。”梁懷清説,建60畝大棚,投資90多萬元,3年才回本,前來觀摩的養殖戶聽了直搖頭。

難題何解?

“砰,砰,砰!”不遠處的後湖管理區張家窯辦事處,養殖戶李福建敲碎冰面、抬起蝦網,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被撈了上來。

2023年,潛江市提出要攻克“四季有蝦”技術難題。當年1月底,一批水産技術專家在李福建流轉的池塘駐點,著手建設試驗示範基地。

過去一年,李福建跟著農技人員學習,收穫不小。拎著剛捕的小龍蝦,他咧嘴一笑:“每畝年成本不到5000元,能養4茬蝦,預計畝均收入有1.5萬元。”

“過去這裡的池塘用來養魚,我們對其進行標準化改造。”湖北省小龍蝦産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指著眼前的池塘説,“秋冬養蝦,關鍵是提供適宜小龍蝦生長的環境。”

池塘要蓄水,保持一定溫度;加設一層圍網,防止小龍蝦上爬打洞;種植各類水草,讓生態環境與春夏季節相似;定期補充微量礦物質,幫助蝦苗發育……李明波介紹,經過反覆試驗,目前研究院已基本攻克秋冬季池塘精養蝦技術,今年起將在適宜地區開展大面積試驗和推廣。

臨近中午,小龍蝦下了鍋。寒冬臘月,那曾屬於盛夏的香味又從李福建家的餐桌上飄出……(記者  強鬱文)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