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調研行丨從“農業新手”到職業經理人——一名90後天府“新農人”的8年蛻變
“今天合作社6500多畝水稻就要全部完成收割和烘乾。”10月16日,四川成都崇州市楊柳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烘儲中心外,王伶俐一邊檢查稻穀的烘乾情況,一邊指揮將烘乾好的稻穀裝車發貨。
作為崇州市楊柳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職業經理人,90後王伶俐裝扮時尚,完全不似一般人印象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莊稼人。她從父親手中接過種糧的擔子,用8年時間,帶出了一支以80後、90後為主力軍的農業職業經理人團隊,經營專業合作社4家,管理土地面積達6500畝。
10月10日,在成都崇州市隆興鎮,王伶俐(左)和父親王志全在查看今年新收穫水稻的品質。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2015年,大學畢業的王伶俐回到家鄉崇州市隆興鎮,跟著父親學起了農田管理。“我爸爸是成都市首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看到國家對農業職業經理人在培訓、貸款等方面都有很多支援政策,我覺得這是一份很有未來的職業。”王伶俐説。
對於要如何發展農業,王伶俐有著自己的想法:“不僅要規模化種植,更要機械化、資訊化種植。”
“過去老一輩管八九十畝地全靠人工,農忙的時候要幾十個人插秧,大家插秧的疏密、排列也不同,管的地越多,地裏的問題就越多。”意識到這個問題,王伶俐回到家鄉創業的第一件事便是貸款40萬元買了4台插秧機。
但當時村裏的鄰里親戚,甚至王伶俐的父親都對她的這一舉動不以為然。可王伶俐清楚,只有機械化插秧才能真正省時省力,還能增加糧食産量。“操作插秧機一天就可以插秧四五十畝,還能保證秧苗品質。”
看到田裏的變化和産量的增加,村民們對農用機械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8年來,王伶俐的合作社陸續購入了插秧機、拖拉機、無人植保機等40台農機設備,“2020年,合作社還引進了大田北斗系統,通過北斗導航系統讓農業機械實現精準作業。”王伶俐告訴記者,合作社已實現了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割、運輸、烘乾的全過程機械化、資訊化。
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合作社的産量以及種糧收入也在不斷提高。“今年是個豐收年,穀子飽滿度很高。”王伶俐介紹,今年合作社每畝水稻增産50斤,水稻全部為下游米廠的訂單生産,不愁銷路,合作社畝均分紅有望突破800元。
如今,王伶俐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已經拓展到了10人,其中7人都是80後、90後,大部分都是過去村裏在外地做生意、上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對農業感興趣,同時在合作社上班還有月薪,年底還會和我一起從合作社分紅,收入並不比外面的工作差。”
王伶俐眼中的農村正因年輕人的回歸而發生著變化。據了解,崇州市今年將實施8.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産村相融成片,田網、路網、渠網、觀光網、資訊網、服務網、設施用地網配套,為更多年輕人的“農業夢”提供舞臺。
(記者 李力可 彭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