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利好加持 預製菜迎頂層設計
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餐桌,預製菜目前已經發展為推進産業融合發展、滿足消費升級、關係居民飲食健康的重要産業。近日,預製菜行業迎來多重利好,繼首次被寫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後,國家發改委要求加快推進預製菜基地建設,工信部等多部門將其納入培育壯大的新經濟增長點。
加碼佈局全産業鏈
近年來,隨著預製菜概念的興起,簡單烹調就能吃的預製菜在不少餐館、外賣中被廣泛使用,預製菜的消費市場正快速擴大。
眼下,預製菜市場升溫,已經成為餐飲消費以及産業投資的“新寵”。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到5100億元,2026年將達到10720億元。
預製菜行業發展的相關數據也顯示出預製菜“真香”的現實。目前預製菜行業主要有五大參與者,包括原材料供應企業、預製菜生産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連鎖餐飲企業和零售企業,涵蓋産業鏈上中下游。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預製菜相關企業達6.4萬餘家;從地區分佈來看,山東、河南以及河北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擁有7860余家、5880余家以及5180余家;從成立時間來看,46.8%的預製菜相關企業成立於一至五年內。
與此同時,作為賽道的老玩家,“預製菜第一股”味知香和專注半成品菜生意的好得睞,已經實現千店規模。味知香2023年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味知香已開出1733家加盟店,2018年其加盟店數量僅為440家。剛過去的2022年,味知香新開加盟店559家。
蘇州的另一家預製菜企業好得睞,2003年在蘇州星橋市場開出了第一家專賣店,目前加盟店數量已突破1000家,主要分佈于長三角區域,包括社區店、街邊店、農貿店、商超店等多種店型。
擁有“鮮到家”預製菜品牌的福成股份,也在加速佈局預製菜線下門店。今年,福成股份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該公司正在拓展預製菜銷售渠道,其中包括大規模開設線下預製菜門店。
政府引導促進發展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産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準,培育發展預製菜産業。
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其中,在擴大餐飲服務消費方面,該通知提出,培育“種養殖基地+中央廚房+冷鏈物流+餐飲門店”模式,挖掘預製菜市場潛力,加快推進預製菜基地建設,充分體現安全、營養、健康的原則,提升餐飲品質和配送標準化水準。推廣透明廚房,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不僅如此,據悉,工業和資訊化部日前聯合多部門研究制定了推動預製化食品産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將很快對外發佈。“預製化食品”是近期三部門印發的《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計劃培育壯大的新增長點之一。
與此同時,為掘金萬億元市場,各個“菜係大省”都已經摩拳擦掌備戰預製菜賽道。截至目前,四川、山東、廣東等地已陸續出臺具體措施,支援預製菜相關産業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預製菜産業對於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預製菜是田間地頭與市場餐桌的連接線,在這個過程中,對於預製菜産業的信貸投放,可帶動種養殖、加工、儲存、運輸、冷鏈物流以及設備生産等産業的發展,並有效帶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但預製菜行業不同程度面臨著一些困難挑戰:産品的口感與風味復原難度大,標準化生産難;冷鏈物流配送能力制約行業發展,物流成本高;品質標準不全,品牌效應發揮難等。
標準化建設再提速
事實上,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並不簡單。在優化産業佈局,打通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産業創新創業生態圈上,預製菜産業將成為各地抓手。目前,全國多個省份都在搶佔預製菜産業賽道,分別推出魯菜、湘菜、徽菜等菜係的預製菜産品,預製菜産業也成為各省的工作重點。
近日印發的《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預製化食品”是該方案計劃培育壯大的新增長點之一。該方案提出,開展氣調保鮮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提升加工裝備和關鍵工藝自動化水準,鼓勵傳統食品工業園區吸引産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發展。加強預製化食品標準制修訂工作,加快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積極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拓展多元消費場景。
但也有專家表示,與全球其他市場相比,我國預製菜市場集中度較低。據前瞻産業研究院數據,2020年我國預製菜行業前十家企業銷售規模佔比約14%,而同期日本預製菜行業前五銷售規模佔比已超60%。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內人口基數大,預製菜行業空間遠大於日本。當前,國內預製菜行業百家爭鳴,未來有望誕生千億級市值企業。
專家表示,預製菜的賽道很長,市場發展前景可觀。它的興起,有效提升了經濟復蘇的煙火氣,而促進這一新興産業健康發展,需要守牢食品安全底線、提升營養價值、豐富菜品口味、明晰産品標識、督促餐飲店落實告知責任等。只有讓消費者更加清楚明白地放心消費,才有可能不斷拓展市場空間,推動預製菜産業真正實現高品質發展。(依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