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做足茶文章 壯大茶經濟——貴州省以茶産業高品質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新春伊始,在普安、水城等地早春茶園,翠芽競相萌動,客商接踵而來。這邊,外地茶商紛紛進山“蹲”新茶,那邊,貴州茶企組團出海“搶”訂單。
2月6日,俄羅斯國際食品展覽會上,余慶縣鳳香苑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與X5大型商超零售公司等達成合作,獲得訂單總金額超1500萬元。
大健康消費驅動,健康乾淨的貴州茶正贏來更廣闊的市場。截至2022年底,全省茶園面積700萬畝,茶葉産量45.4萬噸,産值606.2億元。
規模高速增長品質穩步提升;頭部茶企品牌聚攏效應愈發明顯;茶企科技化智慧化轉型如火如荼;茶文旅融合發展方興未艾……
從貴州原料到貴州品牌,從茶葉大省到茶葉強省,茶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持續為我省鄉村振興賦能添力,一片茶葉富裕一方百姓正在成為現實。
標準化生産夯實産品品質基石
“一袋便攜裝抹茶粉加一瓶礦泉水,搖勻即可享用芬芳抹茶輕飲。”貴州貴茶(集團)有限公司去年推出的歐標抹茶獨立小袋隨身裝,自帶健康屬性又具備新式潮飲的基因,一上市便掀起一波貴州“抹茶熱”。
歐標抹茶能在海內外市場攻城拔寨,離不開貴茶集團在全省的14萬畝可追溯生態茶園,以及公司先進的抹茶滅菌設備和全自動生産線。
“從嚴控茶園品質安全,到專利工藝清潔,再標準化生産品質四季如一,産品品質堅守歐盟標準。”貴茶集團副總經理蘭方強介紹,“乾淨、好喝、不貴”是貴茶産品理念。我們不斷通過機械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産品全面覆蓋飲茶人群。
我省實施黔茶品種系列推廣,綠色防控技術、茶專肥推廣,茶葉種植基地建設“三大行動”。全省700萬畝生態茶園堅守綠色發展底色,讓貴州“乾淨茶”備受消費者青睞。
目前,以草治草、以蟲治蟲、免疫誘控等綠色防控整合技術,在全省茶園覆蓋率達62.38%。“我們以‘生態為根、農藝為本、生防為先’的茶樹綠色防控理念,構建起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模式。”貴州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表示。
位於甕安的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基地入選全國首批100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基地。“我們堅持原産地直供,去除賺取差價的中間環節,讓大家能夠以最優質、低廉的價格喝到最健康、放心的茶産品。”該公司董事長黃紅纓説。
品牌化運營內外市場同步飄香
“堅持走內外雙協調與雙發展的道路,以品牌的力量將‘貴州綠茶’做大做強。”2月9日,第十一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上,對於貴州茶産業高品質發展,湄潭縣栗香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書德給出了“栗香提案”。
2022年底,栗香茶業通過與貴州高速傳媒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在崇遵高速等多條高速路段高桿,以及貴陽城區公交車車身和電梯轎廂投放了大量宣傳廣告,不斷擴大“貴州綠茶”知名度與美譽度。
“貴州綠茶”作為全國首個茶葉類省域農産品地標,位列2022中國地理標誌區域品牌價值第21位。如今,以“貴州綠茶”品牌為引領,“都勻毛尖”等區域公用品牌發揮各自特色優勢,企業品牌從各自為政到聯袂出擊,貴州茶團結一心練好內功,勇立潮頭持續鞏固省內市場,提升長三角、珠三角等傳統市場,深耕“三北”市場。
新年伊始,貴州貴天下茶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批重50噸、市值177萬元的大宗茶從黔南出發,經深圳港口海運至摩洛哥。“公司以貴天下主品牌引領國內名優茶市場,以GTX國際品牌引領國際大宗茶市場,構建以名優茶品牌引領、大宗茶出口帶動的‘兩輪驅動’格局。”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助理白錦龍介紹。
在國際茶葉品質標準日趨嚴格的形勢下,貴州“乾淨茶”迎來出海機遇。目前,全省備案出口茶葉種植基地已達170家、面積48.67萬畝。2022年貴州茶葉出口量在全國排名第十,出口茶單價位居榜首。
融合式發展産業規模穩定增長
黔中名優綠茶、黔東優質綠茶抹茶出口、黔北綠茶紅茶出口、黔西北高山有機綠茶、黔西南古樹茶早茶五大産業帶強勢崛起;都勻毛尖、鳳岡毛峰、黎平香茶、顆粒形綠茶等一批高性價比優勢大單品享譽海外;貴茶聯盟、黔茶聯盟、印江宏源等一批産業聯合體集聚發展;貴州不斷探尋黔茶融合發展新路徑。
以發展破局,貴州茶堅持傳承和創新,持續尋求新增長點突破口。隨著旅遊市場復蘇,旅遊搭臺、茶葉唱戲,貴州茶産區把“好風景”講出“好故事”,把“好故事”做成“好産品”,三産融合更加緊密。
“每一顆銀球茶都是經過了我們苗族姑娘的雙手在紅豆杉板上揉捏製作。”雷山非遺銀球茶製作技藝第三代傳承人、貴州省雷山縣毛克翕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毛鵑説。
西江千戶苗寨景區遊人如織,品嘗雷山銀球茶成為遊客追捧的打卡體驗。注入苗族文化元素,打造出園林式制茶園區,茶葉加工廠變成了旅遊新景點,不斷引入遊客“流量”,“前店後廠”的經濟效益不斷凸顯。
都勻毛尖茶打造連接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者生活的茶旅品牌;萬達丹寨茶園“認領一畝茶園,幫扶一戶茶農”的茶園公益認領模式以銷定産帶動茶葉種植、加工;普定縣從“高山荒坡”到培育出擁有“億元産業”的“白茶小鎮”……
我省將茶産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推動茶産業鏈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企業集約化、市場品牌化發展,“茶+”融合式發展跑出加速度。(金忠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