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口岸如何從“通道經濟”轉向“産業經濟”?
新疆陸地邊境線綿延5600多千米,在巍峨的群山之間,散佈著大大小小二十余個通往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塔吉克等毗鄰國家的通道。來自不同國家的商人在口岸匯集,帶來了哈薩克的糧油、英國的香煙、俄羅斯的香腸、法國的香水。在他們離開時,行囊中又裝滿了浙江生産的小家電、廣東生産的醫療器械等貨物。
如今,單一的“通道貿易”已不足以滿足新疆經濟高品質發展帶來的“好胃口”,在日新月異的口岸區域,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等開放平臺“高樓平地起”,助推新疆口岸由“通道經濟”向“産業經濟”轉型。
邊民互市與跨境電商“比翼高飛”
滴、滴、滴……走進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跨境電子商務分揀清關中心,幾輛國際貨運卡車停靠在倉庫前,數臺叉車在倉庫作業平臺上幾進幾齣,將倉庫中摞放的貨物搬運上車。通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12天至15天后,它們將落地比利時、德國等歐洲國家。
工人正在整理跨境電商包裹。喇小飛攝“這是廣東發往白俄羅斯的一批醫療器械,貨物進入綜合保稅區後,辦理入庫手續,再到清關中心的倉庫進行換裝、施封、報關、出庫,最快三小時就能完成一批跨境電商貨物辦理。”阿拉山口市國投集團市場運營部負責人張參參説,清關中心目前入駐24家電商企業,日均發車20余車次,貨物涵蓋服裝、器械、電器等多種品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阿拉山口口岸跨境電商累計出口包裹1450.24萬票,完成貿易額16.77億元,同比增長10.3%。
在新疆塔城地區巴克圖口岸的絲路文化商品城,來自俄羅斯、哈薩克等國家的商品琳瑯滿目,在貨架上擺的滿滿噹噹,不時有遊客進店挑選商品。
“作為新疆首個邊民互市轉型發展試點口岸,巴克圖口岸建設了絲路文化商品城、查驗交易庫等基礎設施。今年上半年口岸中哈邊民互市進口大宗商品1400余車,貿易額達1.25億元,邊民參與16000人次。”塔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威龍説。
落地加工與産業延伸“齊頭並進”
隨著一輛輛載滿哈薩克出産的油葵、糧食等進口農産品原料的大卡車自巴克圖口岸入境,經海關工作人員查驗放行後駛入塔城市落地加工廠區,享受到一定免稅優惠的企業進行落地加工,邊民與企業互惠共利,産品市場競爭力也得到了增強。
陳威龍表示,塔城地區以巴克圖口岸和邊境經濟合作區為載體,集中力量建設40平方公里的試驗區先行發展區,大力發展農副産品落地加工、新能源裝備、進出口組裝加工等産業。截至目前,試驗區先行發展區已簽約進駐63家企業,風電設備製造、小家電製造等一批項目陸續建成投産。
在阿拉山口市一家面業加工公司內,從口岸運入的小麥被送進麵粉加工車間,然後在掛麵車間裏被打包齊整,運抵消費者的餐桌之上。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公司借助阿拉山口口岸緊鄰哈薩克糧食主産區的區位優勢,利用綜合保稅區不受進口貿易配額限制的功能性政策,每年從哈薩克採購50萬噸小麥倉儲至綜合保稅區,在園區內製成麵粉、掛麵轉銷國內。
該項目的投産體現了園區區位、資源、政策疊加效果,是阿拉山口口岸由“通道經濟”轉變為“産業經濟”的縮影。阿拉山口市還通過發展進口能源資源儲備加工、進口糧油落地加工、畜産品冷鏈加工、風電光伏新能源等“八大産業”,加速推動口岸實現由“通道經濟”向“産業經濟”的轉型。
以口岸為中心輻射周邊協同發展
在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內,一座佔地372畝,總投資10億元的跨境電商産業園拔地而起。記者現場看到,幾棟巨大的建築主體已完成,工人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據悉,該園區今年八月將陸續交付使用,一期擬建設海關監管中心、國際郵件互換局、集貨分揀倉庫等,重點開展跨境電商零售直購業務,引進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形成跨境電商産業集群,打造“買世界、賣全國,買全國、賣世界”的物流節點基地。
博州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蔡虎説:“該州充分釋放口岸功能,推動口岸、綜保稅政策功能向博樂市、精河縣延伸,實現資源要素有序高效流動,把口岸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通道經濟轉變為樞紐經濟、落地經濟、産業經濟。”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裏,旅遊和貿易在這裡緊密交織在一起,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在這裡匯集。來自疆內外的眾多遊客頭頂烈日,興致勃勃地在國門景區拍照打卡,手上大都拎著從免稅城裏購買的商品。而哈薩克客商則更純粹,所有的貨物都被膠帶緊緊纏成一個不規則的球體,等待著乘車回國進行售賣。
在剛剛閉幕的新疆伊犁州首屆(2023)國際農産品展覽會上,中哈兩國客商共簽訂53個項目,簽約金額263.7億元人民幣。來自哈薩克的採購商以蓋特告訴記者,霍爾果斯是距離哈薩克最近的中國市場之一,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內採購貨物非常方便,做生意的範圍變得更大。“我現在做的就是‘跨國業務’。”他聳聳肩,開玩笑得説道。
(喇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