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校企“牽手” 科技“當家”——看九牛牧業的成長之路

2023-07-24 16:44:46

來源: 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企業自主研發的乳製品及烘焙産品在傳輸帶上整齊排列,智慧化生産線正有條不紊地進行……這是山西九牛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車間的一幕。近年來,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區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校企合作,以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九牛牧業為引領,攜手省內外多所高校,走出一條“優勢互補、産學相長、校企共贏”的融合發展之路。

“科技副總”聯手“産業教授”

“産業教授”可以更好地補齊教育鏈上的短板,促進教育鏈、産業鏈與創新鏈的有機銜接。高校一直存在著人才培養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對此,九牛牧業技術總裁劉俊峰給出了答案:“企業的整體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借力“産業教授”能為企業提供科技指導,不斷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近年來,該企業立足實際、柔性引才、彈性用才等發展戰略,解鎖人才使用“高校教授”與“産業教授”雙重身份,實現了人才自身價值與企業發展的雙贏。

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國華同時也是九牛牧業的“産業教授”,他對筆者説:“高校以理論研究為主,企業以應用為主,高校教授與‘産業教授’的雙重身份便於我們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推動企業創新産品的開發及産品迭代。”企業發展需要懂技術、會應用、善創新的高層次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作為集團負責科技研發的副總經理,劉俊峰在組織創建“劉俊峰創新工作室”,建設專業研發團隊的同時,還與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進行産學研合作並掛牌成立“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訓基地”“山西大學研究生創新教育基地”和“山西大學乳製品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在無數個日日夜夜,研發團隊經常在工作室展開研討,進行頭腦風暴,討論創意想法並形成研發項目。“通過這些研發項目的轉化,我們提高了産品的科技品質,降低了生産成本,産出了發明專利,同時,通過設備改造等課題,進一步提升了勞動效率。”劉俊峰介紹道,團隊目前還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新技術、新成果不斷開發應用。截至目前,研發團隊的研發成果已經有30多項。

“借腦”高校“借梯”登高

“對中小型企業來説,將科技創新的源頭與高校結合是最經濟有效的一種方式。中小型企業基礎理論研究變現的時間相對較長,成本相對偏高。”在與當地政府部門討論目前企業所面臨的科技創新相關問題時,張國華建議道。為此,尖草坪區也積極謀劃企業“借腦”高校,助推九牛牧業與8所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

校企合作為企業發展點燃了新引擎。在與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展“産學研”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九牛牧業實施“資源開放、科研共用”的創新發展模式。依託高校的創新科研集聚及理論研究的優勢,開展了植物乳桿菌對人體腸道的改善及在發酵乳中的應用等多個項目,與此同時,融合發展對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也起到了反哺作用。目前,山西九牛牧業股份有限公司已通過産學研合作獲得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

山西奶牛産業體系副首席專家楊效民介紹,從農戶養殖到如今的規模養殖、科學養殖,奶牛生産的技術要求也在變高。為了借梯登高,九牛牧業建立了“博士工作站”,為後續技術研究人才梯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博士在站期間主要是負責指導開展研發應用奶牛營養與飼料研究及傳染病、流行病綜合防控兩個項目,使企業人員熟練掌握科學飼喂、配料、精養等新技術。

為了使企業牧場的發展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九牛牧業與山西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組建“農科教”一體化的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團隊,建立奶牛優質高效生産試驗創新基地和現代農業産業技術示範基地,開展篩選優質奶牛以及科學的飼養技術等方面的研發應用,推動實現“養殖數字化、管理標準化、飼喂科學化、擠奶自動化、産業規模化”。

“訂單式”育人定點式培訓

“目前,山西省企業普遍存在研發人員、技術人才相對不足的問題,基礎性的理論研究在中小型企業的開展尤為困難。”張國華教授坦言。

人才要發展,教育需先行。近年來,山西九牛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太原生態工程學校和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合作共建人才定點培訓基地、人才培養基地,高校累計為企業輸送推薦、定點培養各類專業人員300余名、培訓員工1300余人次。同時,該企業攜手高校,將企業發展與拉動就業相結合,助力學生搭載“就業直通車”;與山西農業大學、山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搭建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和就業創業基地,先後為680多名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為260多名大學生提供就業機會。

正在實訓基地實習的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的學生張磊他一邊整理手上的學習資料,一邊高興地説:“‘訂單式’培養人才的模式使學院的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有效提高了我們在校所學技能知識與企業崗位需求的適配度,讓我們更快適應工作崗位,更高品質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實現‘畢業即就業’,這也是我們學長與學姐的就業渠道之一。”“‘訂單式’培養人才是三贏的選擇,不僅對高校學生的專業實習、畢業就業以及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有所助益,也提升了高校的就業率,同時給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便利,節省了培養新人的投入,降低了人力成本。”張國華教授強調説。

通過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的深度合作,校企雙方不斷形成創新發展、共建共贏的戰略合作新態勢,共同繪就了校企合作、産學研用對接的“豐景圖”。(高增玉 聶鑫)

【責任編輯:李鑫】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