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900余個非遺工坊: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將混合各種純天然香料及藏藥材的香泥放入由牛角製成的工具中擠壓,一根根粗細均勻的藏香便初具雛形,再經過晾曬、包裝,便可進入市場,銷往全國各地。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市的慈願藏香非遺工坊內,42名員工在工坊負責人謝拉的帶領下辛勤工作著。
“非遺不僅是傳統文化的載體,也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作為非遺項目馬爾康藏香製作技藝的傳承人,謝拉長期致力於藏香的傳承、創新及推廣。他創立的慈願傳統文化有限責任公司,2022年産值達到1070萬元。“我們將利用好非遺工坊平臺,繼續發展,帶動更多鄉親增收致富。”謝拉所説的非遺工坊是依託非遺代表性項目或傳統手工藝從事生産的經營主體和生産加工點。在西部大省四川,900余個各級非遺工坊遍佈各地,如毛細血管般連接起強壯有力的文化根脈,在傳承創新的同時,賦能鄉村振興。
據了解,近年來四川大力推進非遺工坊建設,出臺《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承擔全國“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試點工作,制定《四川省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試點工作方案》,4個非遺工坊入選“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3名青年入圍“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開闢出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新路徑,走出一條文化傳承創新、産業蓬勃發展的融合之路。
傳承是非遺創新的基礎,創新則是非遺緊跟時代、擁抱市場的關鍵,這一鏈條中,過硬的技能技藝水準至關重要。長期以來,四川通過實操實訓、訂單式培訓、到府培訓、遠端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強從業者技能技藝培訓。其中,非遺工坊正是相關培訓的重要承載點位,更是鄉村民眾擁抱傳統文化的平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的囍悅藏羌繡非遺工坊負責人張居悅説,截至2022年底,該工坊開展的公益性技能培訓已培訓1000余人次,在宣傳推廣非遺項目的同時,會吸引更多人踏上技藝傳承之路。
從經濟效益來看,非遺工坊也為四川多地拓寬就業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提供的資訊顯示,瀘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圍繞當地需求特點,大力開發手工製作,創造出大量居家就業、靈活就業崗位,為民眾在“家門口”就業提供了更多選擇;雅安市、攀枝花市落實《四川省非遺工坊管理辦法》中各項優惠政策,優先將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吸納到非遺工坊就業……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
例如,囍悅藏羌繡非遺工坊採取“企業+合作社+繡娘”模式,打造“我教、你學、你做、我收”的運作方式,繡娘們可以在工坊工作,也可以居家靈活就業,以産業帶動的形式拓寬鄉鎮婦女就業渠道。“工坊已帶動300余名人員就業,年均收入0.5萬元至5萬元不等。”張居悅介紹。
産品是非遺工坊發展的核心,為擦亮“金字招牌”,四川各地因地制宜,頻出妙招。德陽市支援非遺工坊合理運用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培育具有當地特色的非遺工坊知名品牌;綿陽市、樂山市在尊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幫助非遺工坊提升産品品質和設計水準;達州市、眉山市則引入現代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生産力,催生出一大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秀工坊。
利用閒置老糧倉改建成的彭州白瓷非遺工坊,已成為集文化創意、研學教育、藝術展覽、消費場景于一體的文創産業園。工坊産出的熊貓印象蓋碗、天彭牡丹茶具、芙蓉蓋碗等産品彰顯了濃郁的天府文化特色,被譽為“天府文化新名片”。
今天,“非遺+”擁有無限可能性。在四川,“非遺+旅遊業”“非遺+製造業”等業態的融合發展未來可期,而在廣袤鄉村,一項項特色非遺的創新發展,更是為鄉村振興注入蓬勃動力。(記者 付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