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9月20日訊 9月19日,北京人藝年度新排話劇《長椅》登上人藝小劇場的舞臺。
40年前,北京人藝上演的《絕對信號》被視為中國小劇場戲劇的開端,40年後北京人藝將另一部誠意之作搬上舞臺,以此紀念中國小劇場戲劇40週年,展現北京人藝生生不息的創作面貌和力量。
劇情反轉,引人入勝
《長椅》是前蘇聯劇作家蓋利曼的名作,作為一部只有兩個人的話劇,此次北京人藝集中優秀創作團隊,由馮遠征擔綱藝術指導、青年導演楊佳音執導,觀眾熟悉和喜愛的演員于震、辛月聯合出演。“劇本很紮實,提供了很多實現的可能性,也可以讓演員表演實現突破。”藝術指導馮遠征表示。
這部戲的情境並不複雜,一切都發生在一個公園長椅上,講述一男一女在這裡邂逅,帶著對過往經歷開始了一場彼此試探、針鋒相對,看似是要慢慢靠近或即將反目而去,但隨著劇情展開,卻上演了不斷反轉的情節,讓人在驚呼意外的同時又觸及到生活的真實。“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之後,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導演楊佳音認為,這部戲恰恰想告訴觀眾,生活沒有定勢,一切皆有可能。
笑聲不斷,暗藏機鋒
與以往作品不同,《長椅》中一男一女兩個角色沒有姓名,只是以“他”和“她”來指代,在劇本中作者甚至標明場次由導演決定,這就給予了創作者創作自由。用經典的劇本排出點新意和深意,讓觀眾根據自己的體驗來解讀,是此次排演的導演意圖,而用幽默的方式去解讀生活的真諦,就是這一版《長椅》獨特的風格。一方面強調生活化,讓觀眾自然代入當下的生活,另一方面用幽默的語言、豐富的動作和緊湊的節奏讓整個作品不時呈現出喜劇效果。在笑聲中去探討一個帶有哲學色彩的命題,尋找生活的真諦。
“演員把臺詞背好了並不代表自己的本領,而是要把意思和戲演明白。”在舞臺上成功塑造過很多經典劇目中角色的于震表示,這個戲沒有樣式和模板,給予了演員極大的挑戰,讓自己“變了模樣”。而與他飾演對手戲的辛月直言兩個人的話劇非常考驗表演,“臺詞量和變化對演員來説很難”,大量的臺詞,各種實現的方式,讓這對夫妻搭檔從舞臺到生活中開啟了一種“沉浸式”排練,也在舞臺上為觀眾帶來了不一樣地默契和碰撞。
寫實場景,浪漫氛圍
作為小劇場的紀念和致敬之作,《長椅》的豐富性還體現在對於這一劇場形式的不斷探索。“舞臺上這把長椅似曾相識,但不是隨處可見。”正如導演楊佳音介紹稱,在小劇場的空間內,觀眾既熟悉又陌生。舞臺上縈繞的霧氣、真實落下的雨滴,讓整個觀演氛圍充滿了真實又虛幻的味道。“希望觀眾能夠從現實中抽離,從不真實、不確定中反而能夠尋找的自己內心的真實。”
演出將持續至10月7日。伴隨著《長椅》的上演,北京人藝紀念小劇場戲劇40週年活動也正式開啟,隨後將有專題展覽等內容陸續與觀眾見面,共同回顧小劇場戲劇發展歷程,探討小劇場戲劇創作的當下和未來。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