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我活著是為了唱戲!”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再現經典巨作

發佈時間:2022-07-04 10:50:5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國網北京7月4日訊 (記者 秦金月)7月1日起,北京人藝新排經典大戲《名優之死》在曹禺劇場與觀眾再度見面。

據介紹,這部田漢的代表作曾于1957年、1979年兩度在北京人藝上演。2018年,本劇由任鳴、閆銳共同執導,以全新的演繹再次登上人藝舞臺,其探索與創新的舞臺呈現為這部劇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1927年,有感於清末鬚生劉鴻升英年早逝的遭遇,田漢創作出《名優之死》,贏得了廣泛的讚譽。雖然講述的是梨園行中的往事,但在新時代的語境下,本劇的重新排演也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與意蘊,使得全劇與現實緊密聯繫,著重探討藝術精神的延續與思考。

事實上,本輪《名優之死》的排練演出對於劇組乃至北京人藝而言都是一次極大的挑戰。北京人藝院長、導演任鳴的突然離世,讓主創團隊承受了極大壓力。任鳴導演最後一次在排練廳的談話,主創們都記憶猶新——“每一次復排都要有復排的意義,很多戲是要往新的走,就像那些傳統老戲,但這個戲新是在創新之後,再找回老的味道,耐人尋味,百看不厭,這樣才能持久。”從這樣的要求出發,劇組的每個人也都在重新尋找劇中的“老味道”。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與任鳴導演聯合執導本劇,在劇中飾演劉振聲的青年演員閆銳承擔了本輪演出所有的導演工作。“除了調度、講臺詞、抓人物等等,回到那個時代,找尋那個行業,甚至那個行業內的人的想法,這是這個戲要追求的狀態”,閆銳將這樣的思考貫徹在了排練之中。

本劇中飾演劉鳳仙的青年演員李小萌也有著自己的理解,“這個‘味道’是我在表演中追尋的東西,也是我們這個戲非常需要的東西。這一輪演出,在身段戲曲方面,我又進行了提高,希望能夠讓觀眾看到戲曲演員應有的專業感。”

“氣節與規矩”是本版《名優之死》的關鍵詞,如何巧妙地將這樣的主題在舞臺上呈現出來是極為關鍵的。“我們主觀上並不是希望能夠讓觀眾看這個的時候去理解到什麼,或者學到什麼,而是通過呈現一個比較自然的狀態,讓劇中的情境對我們當下的行業有所觀照。”閆銳表示,在劇中,通過主要人物間的衝突,便已經讓觀眾能充分理解本劇表達的內涵,而在結尾階段,伴隨著《上天臺》的選段與“同光十三絕”的影像,劉振聲走向了人生的盡頭,一系列極具儀式感的舞臺表演,烘托起氣氛的同時,也強化著創作者的理念。

李小萌也表示,雖然誕生於近百年前,但這部作品的內容對現代觀眾而言也並不完全陌生,“很多人在現在這樣的一個浮躁的社會裏,有的時候會迷失,所以需要有人提供給你一個空間與環境,讓你找回初心,找回原來的自己。我們的戲真的是簡單中見永恒,簡單中可以尋見最悠長最耐人尋味的道理。”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我活著是為了唱戲!”這樣一句臺詞正是任鳴導演對於全劇的高度概括,對於劇組中的每一個人而言,這句話也足以代表任鳴導演的品格與信仰。本輪《名優之死》中,閆銳、李小萌、楊明鑫、伍宇辰檸、連旭東、李麟、解天、周佳鈺、蘇浩等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及劉宸、趙宇兩位戲曲界外援將共同在舞臺上,通過這部作品,展示屬於北京人藝的傳承與信念。

本輪《名優之死》的演出將持續至7月10日。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北京人藝《名優之死》劇照(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