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有著“摩托車之都”之稱。20世紀90年代,依託老工業基地優勢,重慶抓住國內摩托車需求“井噴”機遇,迅速成為國內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基地。邁入新千年,在“禁摩潮”、家用汽車普及等背景下,傳統摩托車産業受到影響逐漸式微。轉型,如箭在弦。
2021年,重慶市政府印發《重慶市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十四五”規劃》,把摩托車列為重慶的支柱産業之一,並提出汽摩産業要順應高端化、輕量化、節能化發展趨勢,加快新車型開發,進一步完善關鍵零部件本地配套體系,支撐産品和品牌向上發展,重塑中國汽摩名城的競爭優勢。
今年8月28日,重慶市經信委、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重慶市促進摩托車産業高品質發展政策措施》,推出所有扶持政策,以推動摩托車産業鏈企業拓品種、樹品牌、補品質。
作為重慶市新能源摩托車産業園(建設基地),大足高新區緊盯行業發展趨勢,瞄準“新賽道”,乘勢而上,著力繪製“整車+零部件”的全産業鏈圖譜,加快成長為全市乃至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摩托車製造生産基地。
從無到有
瞄準産業“新賽道”
成立於2013年5月的大足高新區,把新能源汽摩作為主要産業發展方向之一。
2020年10月,大足高新區成功引進第一家大型新能源摩托車整車企業——臺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建設臺鈴新能源電動車産業園。目前,佔地173畝的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用,4條生産線已滿負荷運轉,日産銷量近2500台。
按照“精準、舍得、執著”的招商理念,大足高新區實施産業鏈精準招商,完善産業“拼圖”,全力發展新能源摩托車産業,持續完善産業鏈條,創新招商、服務模式,逐步形成産業相對聚集、生態較為完整的産業體系,奮力助推成渝地區先進製造業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
臺鈴入駐後,玉騎鈴、金箭、創新、嘉新等多個整車項目相繼簽約落戶,同時帶動黃岩大環塑、無錫偉友、金宇星電機等一大批零部件企業前來。短短幾年時間,大足高新區新能源摩托車産業實現了從無到有,走出了一條非凡之路。
今年以來,四川豪健、無錫飛傑、偉傑等主要零部件配套項目相繼建成投産,産業集聚度進一步凝實。
目前,大足高新區已有摩托車整車生産企業23家,帶動100余家電摩“三大件”“七小件”等關聯企業集聚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精尖企業凝聚成産業鏈條,瞄準新能源摩托車這條“新賽道”快步前進。
求遠思變
傳統摩企加快轉型
面對整個摩托車産業的新變局,傳統摩托車企業也在積極思變。
這幾天,大足高新區重慶大隆宇豐摩托車製造有限公司裏,伴隨著轟鳴聲,機車在起伏的測試道路上飛馳,工作人員正在測試新款越野車型。
“如今,重慶摩托車産業正從通路産品向大排量、休閒型、新能源方向提檔升級。”大隆宇豐負責人譚才德介紹,目前,企業正在逐漸轉型,公路賽車、越野車等産品佔比已達20%,未來還將繼續擴大比例,以此作為重塑競爭力的重要路徑。
其中,大排量摩托車最大的特點,就是動力強勁、個性突出、工藝精湛,價格也高於通路車型。以大隆宇豐為例,該企業高端大排量車型價格在每輛3萬元左右。
“我們研發的新款電動摩托車、越野摩托車産品等産品也已上市,市場反響不錯。”譚才德説。
不同於其他企業將方向定在調整産業結構上,大足高新區企業重慶榮爵摩托車有限公司選擇的方向是揚帆“出海”,産品主要出口至菲律賓、摩洛哥等國家和地區。
“東南亞、非洲等海外市場因地形和路網交通環境因素,摩托車通路産品需求仍有增長的空間。”業內人士分析。
2022年4月,大足區出臺《大足區新能源摩托車産業鏈優化提升工作方案》,鼓勵更多傳統摩托車企業朝著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的産業方向加快轉型升級。
著眼未來
打造西部重要的新能源摩托車生産製造和出口基地
技術轉型的牽引力和政策賦能的推動力疊加,讓更多企業選擇大足高新區。
10月25日,渝西地區一體化招商産業沙龍(電摩專場)在大足舉行。就在當天,大足區舉行鑽豹(重慶)智慧綠色電動車産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品牌綜合實力位居電動車行業前八的五星鑽豹集團有限公司將在大足高新區佈局生産基地。
當天晚間,剛剛在香港完成上市的綠源集團宣佈,將在大足高新區建設年産量約400萬台的生産基地。去年,綠源集團在內地市場銷量排名第五。
“佈局重慶,是因為看中這裡未來的發展前景、營商環境和産業基礎。”五星鑽豹集團董事長王陸華表示,今後,該企業將重點發展高端電摩品牌。
而在更高的視角下,國內新能源摩托車市場“三巨頭”——雅迪、愛瑪、臺鈴分別在渝西地區的永川、銅梁、大足佈局,連接成渝的三條主幹道成渝高速、渝遂高速、渝蓉高速,分別途經這3個區,更廣闊的新能源摩托車産業集群正在顯現。
“越來越多的企業進駐,讓我們打造西部重要的新能源摩托車生産製造和出口基地的信心越來越足。”大足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川表示,“整車+零部件”的全産業鏈圖譜已初步繪就,預計到2026年,全産業鏈産值將超過200億元,産量突破1000萬輛,産業發展水準和規模進入全市第一方陣。(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