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區境內石刻造像星羅棋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其中大部分為珍藏于深山密林間的中小型石窟,為了全面、客觀、完整的收集文物現狀資訊,建立科學完備的基礎檔案,目前,大足石刻首批22處中小型石窟正在開展數字化保護工程。
舒成岩摩崖造像位於大足區中敖鎮,開鑿于南宋紹興年間。這兩天,文保人員正在這裡,採用單眼相機、三維掃描器、多光譜相機等設備對窟龕進行完整的資訊採集,後期還將利用電腦視覺、圖像精密解算等數字技術對採集的窟龕數據進行數字化分析處理,從而得到窟龕高保真三維紋理模型、正射影像、數字線描圖、精細等值線圖等數字化成果。
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數據採集階段負責人張強介紹:這項工程的前期數據採集工作開始於去年的七月份,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已經完成了其中19處的數據採集工作。預計所有的前期數據採集將在本月底結束,那接下來我們就將進入內業處理階段。
據了解,風化、水害、生物等多種病害是川渝地區中小石窟存在的普遍危害,對這些石刻文物進行基礎資訊採集和考古調查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批22處中小型石窟數字化保護工程將於2024年4月全面完成,其項目成果將廣泛應用於石窟寺保護修復、常規管理、考古研究、文物價值挖掘闡釋、弘揚展示等領域。
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館員黃能遷説:“過去,大足石刻基礎資訊的留存工作,主要聚焦于大型石窟群。本次我們利用數字技術對中小石窟現狀資訊進行採集和加工處理,完成文物本體數字化全息資訊保全,形成一套系統、可持續應用、高精度的數字數據資源庫。項目的實施,可為開展石窟考古、保護修復、科學研究、展示傳播等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助力大足石刻從搶救性保護為主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的方向轉變,切實提升重慶市石窟寺保護利用科技水準。”(大足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