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顯示,肺上有個微小結節,但不排除是炎症,你先吃點藥。”8月24日上午,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溶溪鎮中心衛生院,醫生王守文給患者陳晟開了藥。
整個看病過程只用了一個小時左右。在以前,這種病患者只能去縣醫院;如今,鎮衛生院新建了CT室,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看病。
這樣的改變,得益於基層衛生發展資金池的支援,這也是市衛生健康委牽頭負責“鄉村醫療衛生體系不健全、基層群眾就醫服務品質不高問題”專項整治的舉措之一。據了解,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市衛生健康委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梳理問題、科學制定對策,通過推進基層衛生發展資金池、“縣聘鄉用”改革、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舉措,大力提升我市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啟動60個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
前不久,潼南區柏梓中心衛生院新購置了一台彩超。“在基層衛生發展資金池的支援下,我們還在採購CT。”該衛生院副院長賴蓉説,新添置檢驗設備後,醫院的檢查範圍和能力得到明顯提升,更有利於醫生判斷病情。
市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基層衛生發展資金池由財政及醫共體成員單位按相應要求出資構建,共同使用。在資金池的支援下,今年上半年,全市3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業務用房投入使用,新創建甲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0家。
為進一步完善鄉村醫療衛生體系,我市還在區域面積大、常住人口多的區縣,根據交通條件和人口分佈,選擇1—3個鄉鎮衛生院,按照二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標準打造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目前,全市已啟動60個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
以長壽為例,該區將投入資金1.18億元,對洪湖、長壽湖、葛蘭3個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等基礎設施設備進行提檔升級,打造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
“縣聘鄉用”改革壯大基層衛生人才隊伍
“臺子”搭好了,如何壯大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在專項整治中,市衛生健康委創新實施基層衛生人才“縣聘鄉用”改革,引導衛生人才流向基層。
“回去後注意傷口不要碰水,每天要換藥觀察傷口。”8月24日傍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桑柘鎮中心衛生院,醫生李進在給4歲男孩清創縫合傷口後,不忘仔細地叮囑了一番。
29歲的李進是彭水縣人民醫院派駐到桑柘鎮中心衛生院“縣聘鄉用”的一員。簡單講,“縣聘鄉用”就是區縣級醫療機構的執業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一年。按照規定,區縣級醫療機構新招聘的執業醫師類人員,5年內必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至少一年;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中級職稱醫師,在申請副高職稱前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一年。原則上,各區縣當年“縣聘鄉用”人員數量不得低於當年招聘執業醫師類人員(含總量備案制人員)總數的80%。
為了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我市還提出了“虛擬單位”概念,即將所有的“縣聘鄉用”人員作為虛擬機構單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區縣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在核定的總量內,依據“縣聘鄉用”人員的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績效工資。
“這樣避免了縣級醫院既出人又出錢,基層醫療機構擔心‘縣聘鄉用’人員‘分羹’的問題。”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解釋,“縣聘鄉用”人員績效工資不低於縣級醫院平均水準,且職稱評審還有優先待遇。目前,全市有994名“縣聘鄉用”人員服務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其中中級職稱以上骨幹專家887名。今年上半年,“縣聘鄉用”人員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急診總診療量同比增長18%。
為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2500余萬份
為提高群眾就醫服務品質,我市還做細做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比如,我市建成市級基層衛生綜合管理系統(一期),在群眾自願基礎上,在全國率先按照“一人一檔一屬地”原則,為全市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2500余萬份,形成居民健康服務全量數據庫。
南川、南岸、北碚等區縣已建立覆蓋全生命週期、動態更新,涵蓋醫療、公衛、家醫簽約等資訊的電子健康檔案,並逐步向居民開放,為實現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奠定基礎。
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免費為群眾提供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産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來自市衛生健康委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已免費為適齡兒童接種疫苗超209萬針,為126萬名0—6歲兒童提供隨訪服務,為7.3萬名産婦進行産前檢查,為304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規範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分別達164萬名、56萬名。(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