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凝聚法治合力 築牢三江水生態屏障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18 14:28:37 編輯:珍珍

重慶合川位於長江上游,因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而得名,境內水網密布、水系龐雜,共有大小河流263條,總流程1793公里,是重慶主城的重要水源地,也是長江中上游的重點水源涵養區。

image.png
守護青山綠水    合川區司法局供圖

保護嘉陵江、渠江、涪江水生態,就是保護長江母親河。近年來,重慶合川一體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三江六岸“水生態”,努力打造人、城市環境和自然生態共存融合新樣本。

民意所向,築牢制度屏障

合川作為重慶主城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肩負著“一江清水送主城”的重任。

“‘三江’是合川的名片,我們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三江水生態。”2017年,在合川區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合陽代表團提出了《關於加強三江水質保護的議案》,得到了大多數代表的同意。

民意所向,循法而治。2017年9月6日,合川區人大常委會作出了《關於加強三江水質保護議案的決定》,將水污染防治作為核心監督議題進行重點監督。

為推動水生態治理科學化、程式化和規範化開展,合川區把依法保護三江水生態作為法治重要價值取向,出臺的39個涉及生態環境保護重大決策、制度性文件、項目合同均嚴格執行合法性審核,為水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制度供給,推動水生態治理工作有章可循。

image.png

開展河道清理保護水生態   合川區司法局供圖

川渝聯動,提升執法質效

南溪河是嘉陵江左岸一級支流,屬川渝跨界河流,全長66千米,重慶合川與四川武勝左右岸交叉岸線約34千米。

由於是川渝跨界河,且水質不穩定,南溪河治理一直備受川渝兩地關注。

為打破水生態治理地域界限,重慶合川與四川廣安共同制定了“共築嘉陵江流域綠色生態屏障三年聯合行動計劃”,啟動了包括南溪河在內的“一江四河”聯合整治,通過兩地常態化聯合巡河,召開聯席會議,及時發現、協調處理跨界河流污染源問題。

“現場巡河+現場會的形式,能更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合川區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兩地積極溝通協作,處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的關係,形成了聯防聯控聯治協同的態勢,南溪河水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據了解,重慶合川把川渝聯防聯控作為千里江河最大保護合力,與周邊毗鄰市區縣簽訂生態共建環境共保合作協議,攜手共建合廣長協同發展示範區、涪江流域綠色發展示範帶,常態化開展污染跨界協同治理和跨區域環保聯合執法150余次,巡河里程400余公里。

凝聚合力,共護三江水生態

合川青年何波是合川區121名“民間河長”中的代表。他所負責的三廟河余家灘至響水灘段水域,由昔日的“臭水溝”變成了如今的特色景觀旅遊地。2020年,何波被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評為“青年河湖衛士”,並榮獲第八屆中國“母親河獎”綠色衛士獎。

重慶合川率先試點“民間河長”,引導群眾、企業法人積極開展河道清理、違規排放巡查、普法宣傳等公益活動,倡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開啟了全民參與河流治理新局面。

合川區把司法保護作為生態修復創新模式,建立全市唯一漁業生態修復司法保護示範基地,成立漁業生態檢察官辦公室,積極推行生態修復賠償。率先試點實施南溪河流域上下游鎮街橫向生態補償,促進上下游協同保護。

把行刑銜接作為打擊涉生態犯罪的堅實底線,建立了“生態環境+公安+檢察院”聯合工作機制,探索“線索移交”與“案件移交”相結合的複合偵辦模式,實現涉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無縫銜接。

新環保法實施以來,辦理刑事案件30余件。成功偵辦的跨區域非法傾倒廢物案、非法採砂案、非法捕撈案等,獲得公安部、水利部等國家部委表彰肯定。(楊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