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佈45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典型經驗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8-17 09:58:33 編輯:珍珍

8月15日,記者從市鄉村振興局獲悉,為全面系統總結、運用好全市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的經驗做法,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市鄉村振興局評選出45個優秀典型經驗,覆蓋區縣、鄉鎮、村社三個層級,包含鄉村産業發展、鄉村治理、鄉村建設、飲水安全、脫貧人口穩崗就業等多個方面。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45個典型經驗中,一些區縣、鄉鎮、村社根據自身條件,發展起各具特色的脫貧産業。

例如,巴南區大力發展“黑”産業,構建形成了“黑五牧”(即黑豬、黑雞、黑鴨、黑鵝、黑山羊)和“黑五穀”(即黑玉米、黑米、黑豆、紫薯、黑花生)的産業格局,年産值達1900萬元;南川區山王坪鎮發展“苦、甜、遊”三大特色産業,依託自身高海拔地理優勢,發展3000畝黃連、4500余群中蜂以及20余家精品民宿及特色農家樂;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岩村開展“雲稻米”認養活動,並借助活動發展鄉村旅遊,為村集體帶來近480萬元的綜合收入。

鄉村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在45個典型經驗中,部分區縣、鄉鎮、村社探索出各具亮點的鄉村治理新模式。

例如,梁平區探索建立“網際網路+”系統治理體系,推行“數字化”積分管理和“線上網格”管理模式,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水準;長壽區新市街道打造“聚閒亭”“板凳講堂”“説句心裏話”等治理平臺,開展評先進、樹典型,評積分、樹榜樣等活動,培育文明鄉風;雲陽縣鳳鳴鎮福祿村打造“天平驛站”鄉村法治平臺,調解鄰里矛盾糾紛。

此外,在鄉村建設、飲水安全、脫貧人口穩崗就業等方面也有典型經驗上榜。例如永川區建立改廁“全家桶”套餐長效機制,從選址、規格、材質、外觀等方面,由農戶自行選擇“定制”改廁;璧山區推進“同網同價同質同服務”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解決農村供水難、水質差、水價高等問題;銅梁區探索鄉村振興車間長效發展機制,以各鎮街現有特色文創産品為基礎,就近就地發展“銅梁龍燈”等特色文創産品加工車間,幫助脫貧人口實現穩崗就業。(記者 蘇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