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防空洞變身休閒“打卡地”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8-14 09:53:55 編輯:珍珍
image.png
地道壹號防空洞火鍋店。周奇 攝/視覺重慶

“走進洞子感覺很涼爽,既有‘賽博朋克’的感覺,也了解到一段非常重要的歷史。”8月10日下午兩點,從山西來重慶遊玩的小學生王爵赫和父母遊覽完洪崖洞後,偶然走進崖壁西側的“洞見山城”。從戴家巷崖壁步道下方入洞口拾級而上,他們一邊參觀一邊拍照,不時討論著內壁裝飾和洞內展陳。

“洞見山城”是一個長320米、落差30米的防空洞,可連接洪崖洞、戴家巷、嘉陵江濱江路,作為步道向市民遊客免費開放。

在重慶,防空洞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抗戰時期,防空洞為保護山城人民躲避日軍轟炸而鑿;和平年代,防空洞又化身多種形態“重新上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

2018年,我市開始實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務民生專項行動,深挖重慶各個防空洞的歷史底蘊,根據不同的風貌特點,實施“一洞一策”改造升級。如今,防空洞的業態已經涵蓋火鍋店、酒窖、加油站、停車場、博物館、書屋、洗車店、小吃店等。市國動辦(市人民防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我市防空洞年均遊客量突破100萬人次,為10萬餘人解決了就業問題。

“無底洞”變“聚寶盆”

“洞穴經濟”有活力

“我以為這家火鍋店只是環境有特色,沒想到裏面大有乾坤。不僅給孩子上了一課,也給我們上了一課。”8月9日晚上7點,在渝中區山城巷下、中興路旁的地道壹號防空洞火鍋店內,市民劉靜帶著9歲的孩子認真閱讀著洞內展陳的內容。

在這個10米長的支洞裏,圖文並茂地展示著重慶大轟炸那段慘痛的歷史,到店的客人都會下意識地走過去看看這些“無聲的警示”。

地道壹號防空洞火鍋店店長康淑秋告訴記者,來這裡的客人,尤其是外地朋友,很多都是衝著“防空洞”這個特色來的,所以店內專門設置了一個區域展陳防空洞的由來和重慶大轟炸那段歷史,希望大家在品嘗美食之餘,也能了解歷史,了解重慶,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近年來,重慶持續對防空洞進行修繕保護與合理利用,各種變“廢”為“寶”的創意,物盡其用的辦法,讓防空洞成為了重慶的一張特色名片。為此,還有不少老人防工作者感慨,以前人防工程是往裏砸錢也聽不到響聲的“無底洞”,現在反倒變成了“聚寶盆”。

在九龍坡區,驅車從龍吟路駛向鐵路五村,從一條塗鴉小道上行20米,就是“軍哥書屋”,它是一個藏在防空洞裏的地方文獻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樣式的小賣部、眾多老重慶門牌、一墻印有老單位名的搪瓷杯,不少年輕人坐在兩排書籍中間嗑瓜子擺“龍門陣”、下象棋、看書……這裡似乎有種讓心靈變得寧靜平和的魔力。

書架盡頭還保留了一段原汁原味的防空洞,專門留給訪客體驗。

這家由防空洞改造的書屋在國內小有名氣,每天都有外地朋友前來“打卡”。在書屋老闆茍軍看來,防空洞是很好的城市資源,也是書屋的特色,希望大家來到這裡,更好地了解重慶的歷史文化。

從“被嫌棄”到“被惦記”

防空洞“衝”出一條文旅路

你能想像在一個超3000平方米的防空洞內,竟能打造出一個充滿未來科技感的主題景區嗎?

在沙坪壩區土灣街道沙濱路旁,一個原本破舊的防空洞就完成了這樣的華麗“變身”。

住在附近的居民楊敏説,過去,這裡四週垃圾遍地,路過都會加快腳步離開。後來,沙坪壩區巧妙利用防空洞這一閒置城市資源,重點引進了洞艦1號文旅項目,這裡開始重新“被看見”。

先是由區人防部門對洞體進行加固,相關文旅公司再進場量身定制新風、防水等系統,而後又給防空洞披上科技的“盔甲”——通過設計全球星際移民的故事,安裝各種光學設備等模擬未來場景,配置NPC“艦長”引導,搖身一變成了“未來廢墟科幻主題景區”,遊客可以在這裡沉浸式跨越到2278年,開啟一場科幻之旅。

事實證明,它的創新“變身”成功吸引了市民和遊客的注意。今年3月開業至今,沙坪壩洞艦1號主題景區遊客量已突破18萬人次。

在鵝公岩大橋橋頭,重慶建川博物館群落也吸引著國內外眾多遊客紛至遝來。這裡也曾是防空洞,被打造為全國首個洞穴抗戰博物館後,它成為了“最直觀立體的歷史教科書”,不僅發揮了弘揚民族精神和培養愛國情懷的重要作用,也彰顯了深厚的文旅價值。

遺址成為“活教材”

歷史更加可觸可感

“今天,我身臨其境地感受了躲避大轟炸的情景和心情。只有努力學習,長大才能保衛我們的祖國和人民。”8月8日,市民何仁勇帶著9歲的兒子何浩然走進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參觀結束後,何浩然對父親説出了這句話。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在渝中區磁器街,是解放碑的核心區域。2021年9月,遺址地面以下的防空隧道首次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人才有機會走進隧道,深入了解這段悲痛的歷史。

沿石階而下,音箱裏傳出當年山城人民奔走呼喊的聲音。木質洞門、泥坯墻面、洞口一側雜亂堆放的生活用品……用心還原的場景,很容易讓人産生強烈的代入感。背著家人、帶著行李、領著孩子匆忙逃往洞內的人群浮雕,也在無聲地講述舊中國遭遇外敵入侵的痛苦過去。隧道深處,還有一塊較為開闊的空間,這是名為“致命時刻”的沉浸式劇場。隧道頂部亮著一盞盞孔明燈,巨型螢幕裏滾動播放著重慶大轟炸期間,市民躲避轟炸、樂觀生活的珍貴歷史畫面。

“這裡生動再現了抗戰文化、巴渝文化,讓抗戰歷史可觸可感,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的‘活教材’。所以,我們還將其納入了中小學思政課的‘校外課堂’。”渝中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浩表示,經過第三方公司打造,它甚至擁有了自己的“劇本”。同學們一進場,就能迅速進入某個角色,通過互動體驗學習防空知識和技能,提高應對災難的能力,更加深刻地了解人防的歷史沿革和成就,以及近百年來中國及重慶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少學生都表示,在這裡學習歷史很有代入感、吸引力。

距離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一公里左右的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內,也有一個防空洞。經改造後,這裡更名為“十八梯大隧道遺址”,並於2021年9月開放。

因為地處景區內,這個防空洞自然也不缺人氣,幾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遊客市民進洞參觀。洞內圖文並茂地展示著重慶人民當時是如何自建防空洞,堅持在炮火中積極生産、在苦難中樂觀生活的,可深切感悟“愈炸愈強”的城市精神。

今天,帶著濃厚歷史色彩的防空洞,已由單純的防護功能實現了向平戰結合的轉變,其戰備效益、宣教價值、文旅價值、民生效益、經濟效益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正不斷煥發新活力。(何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