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大基礎應用原始創新,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積極助力重慶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兩江協同創新區再獲新突破!近日,重慶市科技局公示“2023年度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專項擬立項清單”,兩江協同創新區15家科研院所、共計147個科研項目入選立項清單,其中141個項目入選“2023年度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擬立項清單(面上)”,4個項目入選“2023年度重慶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擬立項清單”,2個項目入選“2023年度重慶市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擬立項清單”。
據了解,此次入圍的近141個面上入選科研項目,普遍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科學問題,重點在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太等高新領域進行關鍵技術攻關,涉及的科研院所包括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湖南大學重慶研究院、北京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吉林大學重慶研究院、長春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重慶研究院、重慶同濟研究院、重慶郵電大學空間通信研究院、重慶新國大研究院、重慶中國藥科大學創新研究院、重慶諾獎二維材料研究院。
其中,西北工業大學重慶科創中心25個科研項目、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22個科研項目入選面上清單,與往年入選數量基本持平,依然是無可爭議的入選“大戶”。
西工大重慶科創中心負責人表示,中心面向航空航太裝備創新發展的重大需求,集聚了先進材料、智慧製造與創業孵化的優質資源協同創新,為地方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産業升級,優化産業佈局等提供了重要支撐。
同時,中心堅持引育並重,持續推動打造一流人才高地,科研創新實力雄厚,現已組建“新型金屬材料與近凈成型技術”“液相鐳射製造與低碳能源技術”“材料基因工程與智造”和“精密鑄造與智慧裝備”“智慧聲振測試技術研發與應用”等5個科研團隊,聚集了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及一批優秀專職科研人員。
另外,華東師範大學重慶研究院的“結構驅動正則化機器學習方法與視覺應用”和“紅外單光子非線性測控”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的“神經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項目,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的“多智慧體網路系統辨識理論與方法”項目入選了“2023年度重慶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擬立項清單”。重慶諾獎二維材料研究院的“高結晶度的碳奈米管高效製備方法及機理研究”項目和重慶新國大研究院的“基於Na3V2(PO4)2F3和普魯士藍材料的全固態鈉離子電池電化學研究”項目入選了“2023年度重慶市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擬立項清單”。
兩江協同創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創新創業創造人才持續匯聚,園區的創新資源集中度和顯示度得到了穩步提升,創新策源功能日漸凸顯。作為龍盛新城的橋頭堡和産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兩江協同創新區將繼續以産業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優化科研力量佈局,加強産業鏈與創新鏈聯動,提高創新資源配置效率,為川渝地區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高水準科技供給。同時,繼續加大優質創新型企業培育力度,推動形成知識密集、價值高端、創新活躍的成長型創新企業集群,推動打造創新企業的集聚地、高端人才的匯合地。(趙鵬 兩江協同創新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