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川渝再度攜手面向全球投資推介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4-27 13:42:00 編輯:珍珍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在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深圳,一場跨越1400公里的投資推介會引人關注。4月26日,由重慶和四川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全球投資推介會”(以下簡稱雙城推介會)在深圳舉行。

2021年,川渝兩地首次跨地域聯合招商。時隔兩年,雙方再度齊聚鵬城。這場以“招商引資”為主線的“約會”,會碰撞出哪些“火花”?

關鍵詞科技創新

川渝攜手跑出協同合作加速度

“成渝地區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載區和創新要素加速匯聚地,圍繞人工智慧、量子資訊,空間網際網路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正迅速崛起。”這是推介會開始前,現場大螢幕播放的宣傳片中的一句旁白,其中提到的“科技創新”,是此次推介會上的一個高頻詞彙,也是主推産業方向。當天,川渝兩地招商部門負責人輪流登臺,對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科技創新、資訊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六大重點産業方向進行推介。

面向全球推介川渝科技創新産業方向,背後其實別有深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重慶正在以更大決心更大力氣推動科技創新。

近年來,川渝兩地立足發展優勢,圍繞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加強雙核聯動,深化産業合作,推動協同創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水準領先,擁有全球最深的地下暗物質實驗室、全球靈敏度最高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亞洲最大的風洞集群;

協同創新載體發展迅速,擁有國家級高新區12家,工業總産值超2萬億元,集聚了西部(重慶)科學城、西部(成都)科學城、綿陽科技城等高能級創新平臺;

新主體規模壯大,擁有高等院校超200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近100個,高新技術企業超2萬家,科技型企業超6萬家,形成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産業創新的發展格局;

創新資金支援有力,設立50億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創母基金,創新打造“産科金”服務平臺……

可見,川渝兩地科技創新、産業發展,已經從“單打獨鬥”轉向“抱團作戰”,並已初見成效。

如今,川渝兩地已形成了區域科技創新平臺共建、資源共用、項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用的局面。

“面向全球招商引資,不能‘廣撒網’,而要在‘精準’二字上做文章。”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向全球推介科技創新産業方向,既體現川渝兩地對國家科技創新戰略部署的貫徹落實,也展現了川渝兩地大力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培育高新技術産業的擔當和使命,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提質賦能。

該負責人介紹,未來,川渝兩地將攜手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大科學裝置和國家實驗室等落地,吸引高水準大學、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入駐,加快引進創新創業創造團隊和領軍人才,圍繞人工智慧、量子資訊、空間網際網路、生命科學等前沿領域,加快引進一批牽動性項目。

關鍵詞信心

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投資川渝注入“強心針”

政府搭臺,企業才是這場投資推介會的主角。

推介環節,中建科技集團董事長樊則森聽得十分認真,不時舉起手機拍照。他説:“這次來參會,我期待能和各地政府、平臺公司、屬地院校,共同攜手在裝配式建造、綠色建築、城市更新、低碳城市業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廣泛合作!”

雖然是首次參會,但中建科技與川渝的緣分早在8年前就開始了:2015年,中建科技投資建設中建科技成都工廠;2017年,建設中建科技綿陽工廠;2021年,中建科技在重慶成立了區域法人公司——中建科技集團西部有限公司,並和重慶大學合作,建立了博士工作站和碩士研究站……

正是看到川渝兩地市場的勃勃生機,樊則森對此次推介會充滿了期待。他告訴記者,此行自己是帶著任務來的,“在2025年內,中建科技希望發揮全産業一體化智慧建造優勢,在重慶區域投資建設整個西部區域要素最齊全的‘燈塔工廠’,希望能助力整個西部區域建築工業化發展。”

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一個地區招商引資最強的競爭力,對企業專心創業、放心投資、安心經營,無疑也是一劑“強心針”。

“川渝兩地在産業板塊上,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沉澱,未來在産業發展空間上,雙方可以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在國家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兩地抱團出擊、相向而行,開展跨地域聯合招商,對企業來説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參會企業、心里程控股集團董事長彭國遠表示。

四川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川渝兩地是宜居宜業的地方,擁有區位優越、産業繁榮、市場廣闊、資源富集等多方面的優勢,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發展迅速。好政策、優環境、強平臺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沃土,未來,也將催生更為廣闊的産業投資機遇。

關鍵詞共贏

川渝將在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上實現更大突破

2021年,川渝兩地首次聯合在上海舉行全球推介會,兩地招商部門負責人在現場推介時反覆強調“雙城經濟圈”這一共同概念,也向全球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在招商引資這個區域競爭中最激烈的環節,雙方正積極打破行政壁壘、實現協同合作。

彼時,或許會有人發出疑問,這樣的“合作”是否真能實現“共贏”?

“首屆雙城推介會後,我們充分對接參會企業,洽談形成一批招商儲備項目,特別是與國藥集團、阿斯利康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10家中國500強企業結成深度合作關係,並推動投資100億元的海吉亞西南區域總部項目落戶重慶高新區。”重慶市招商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地招商部門還深化沿海商協會合作,與香港中華工商總會、上海産業合作促進中心等商協會組織在産業園合作、代理招商及資訊共用等方面建立了常態聯繫機制。

不僅如此,首屆雙城推介會還創下多個第一:首次組織聯合招商、首創整體推介方式、首開一體化宣傳推廣先河,並吸引來自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余家知名企業、商協會和機構蒞臨參會,其中應邀參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中國民營500強企業達到37家,全球影響力初顯。

數據顯示,2022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7587.99億元,佔全國的比重為6.4%,佔西部地區的比重為30.2%。

這與重慶、四川積極共建平臺,建立並完善聯合推介在內的聯合調研、聯席會議等工作機制,加快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産業體系密不可分。

善見致知,同行致遠。雙城推介會只是川渝兩地共同在招商引資、拓展“朋友圈”的一個起點。

2021年,首屆雙城推介會後,兩地持續推進川渝産業協作、創新推動川渝産業共建、實施重點招商行動、實現兩地資訊共用共用。重慶西擴、成都東進態勢強勁,川渝兩地交流之活躍、合作之深入、聯繫之緊密前所未有。

“首屆雙城推介會後,我們陸續召開工作聯席會議2次,深化了協同招商合作機制,續簽《進一步深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招商戰略合作協議》,制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招商十條措施,加快推進川渝産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四川省經濟合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在兩地招商投資部門召開的2023年工作聯席會上,明確將圍繞重點産業分析研究基礎工作、協同招商品牌和平臺共用、産業鏈招商和招商資源整合、招商資訊共用和營商環境共優、協同招商機制建設等五大方面開展協同招商,進一步整合兩地優勢資源、培育壯大區域主導産業,在攜手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上實現更大突破。(記者 周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