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數字經濟向萬億元級挺進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5-04 10:52:15 編輯:珍珍

開欄語

4月25日,我市召開數字重慶建設大會,提出加快建設數字重慶“1361”整體構架,形成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應用,實現“一年形成重點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體系能力”目標。

數字重慶建設涉及數字黨建、數字政務、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法治等多個方面。即日起,重慶日報開設“數字重慶加油幹”欄目,持續報道數字重慶建設中的具體舉措、發展亮點、推進情況等,敬請關注。

工廠內多塊大屏實時顯示生産數據,多條智慧生産線通過精益數字化系統實現自動排産、績效管理……

這是位於重慶高新區的重慶金橋機器製造公司的智慧化生産場景。得益於智慧化改造,該企業生産效率提升近40%,成本下降近20%。

作為國家首批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近年來,重慶全方位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目前數字經濟企業突破2萬家,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0%,預計到2025年全市數字經濟産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

推動産業數字化  提升智造水準

實驗室裏,一台機器人正在給一塊汽車玻璃涂膠,旁邊一台工業相機“目不轉睛”地盯著機器人,相機後面的監控螢幕上同步呈現機器人涂膠畫面。

這一充滿科技感的生産場景,是重慶中科搖櫓船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搖櫓船)的日常作業工序。作為國內首家完整掌握光、機、電、算、軟設計開發能力的人工智慧企業,中科搖櫓船主要為汽車製造、半導體等産業領域提供智慧視覺裝備及整體解決方案。

“此前我們與華為合作開發的檢測平臺通過運用人工智慧演算法,既縮短了檢測過程,又提高了檢測穩定性和準確性。”中科搖櫓船産品交付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加持”,目前企業正在為賽力斯提供軟硬體系統架構,搭建運作環境,助力這家重慶車企提升智慧製造水準。

在賽力斯智慧工廠,上千台機器人高速運轉。在這裡,衝壓一套汽車部件僅需5秒,2分鐘即可下線一輛新車。

“效率提升得益於生産線智慧化改造。”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説,智慧工廠以數字化為驅動力,結合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實現關鍵程式100%自動化。

錨定智慧製造,今年我市計劃再建10個智慧工廠、100個數字化車間,為更多企業插上“數字化翅膀”。

培育新興産業  壯大數字産業

兩江新區明月山上,“中國複眼”一期項目4個天文雷達高高聳立,遙測深空。去年底,它們拍攝到國內首張地基雷達三維月面圖,拓展了人類深空觀測邊界。

逐夢太空,當前重慶正瞄準技術前沿佈局衛星網際網路産業。今年3月,明月湖數字經濟暨衛星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大會上,重慶數創園揭牌,吸引首批50家數字企業落戶。

一手鍛長板,一手補短板。去年7月,我市啟動實施軟體和資訊服務業“滿天星”行動計劃,按下軟體産業發展“加速鍵”,一批數字企業蓬勃興起——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金鳳軟體園,近一年來匯聚了一大批軟體企業,預計到2025年將集聚軟體從業人員6萬人;

在九龍坡,重慶數字大廈從去年8月投用以來,已吸引了40多家數字企業入駐,“數智賦能”效果初顯;

在渝中,重慶數字經濟産業園集聚浪潮、趣鏈等一批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帶動全區今年一季度軟體業務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

“壯大數字産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應有之義。”市經信委主任藍慶華表示,我市將積極完善“芯屏端核網”全産業鏈,不斷提高産業能級完善産業鏈條。

夯實數字底座  完善數字基建

發展壯大數字産業,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需要完善的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支撐。

為此,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快5G、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數字底座。

比如,兩江新區水土新城匯聚了中國移動(重慶)數據中心等一批數據中心,具備8萬個機架、近40萬台伺服器支撐能力,成為西部地區集中度最高、規模最大的雲計算基地。

作為國家首批5G規模組網建設和應用示範城市之一,重慶的5G發展同樣跑出“加速度”——目前全市已開通5G基站7.3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名列西部第一。

在企業智慧化改造進程中,工業網際網路是重要工具,標識解析體系則是工業網際網路的“神經中樞”。截至目前,工業網際網路國家頂級節點(重慶)累計標識註冊量達到200.3億,累計解析量152億,接入企業節點數2.17萬個。

市大數據發展局局長代小紅表示,接下來,我市將繼續推動5G和千兆網協同發展,深化拓展中新國際數據通道應用,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工程,助力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和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