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山鄉地頭熱騰騰 高山蔬菜采收忙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2-17 15:27:59 編輯:沈賀

2月17日,初春的薄霧籠罩山野。在重慶市銅梁區蒲呂街道毓青山上的善心村6社的梯田裏,幾十位農民工有的忙著采收兒菜,有的負責挑運到公路上,有的負責上車,勞動的喧鬧聲驅散了山野的寂靜。

站在産業公路望去,康龍溪兩岸綠油油的蔬菜一眼望不到盡頭,地頭的綠色和青翠的山林構成山村一道明亮的景致。

image.png

“善心村的兒菜從昨天開始采收,預計半個月時間采收完畢,目前上工的人數有80多人,都是本村的村民。”善心村黨支部書記郭能祥説,善心村和相鄰的新聯村種植的蔬菜有400多畝,這些地經過去年高標準農田整治,上一季種的是水稻,水稻收後去冬種上了兒菜、白菜、花菜,實現了糧增産錢增收。

在公路邊,一輛貨車裝滿兒菜,馬上又有一輛接著裝,然後運往重慶和四川的榨菜加工企業。

“山區晝夜溫差大,沒有工業企業的污染,加上澆灌的是康龍溪的山泉,蔬菜既生態又優質,在市場很受歡迎。”郭能祥説。

善心村位於海拔700多米的毓青山上。去年以來,村裏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小田變成了大田,薄土變成了厚土,並配套建起了産業道路、田間作業便道和灌溉溝渠,為機械化耕作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新聯、善心村與銅梁國企重慶龍裕城鄉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共同開發糧油蔬菜生産。

“土地未改造前,山上的水田都是種一季。現在實行稻菜輪作,一季變兩季,增加了土地的復種指數,又為機械化耕種創造了條件。”郭能祥説,上季的水稻實現機播、機插、機收,稻穀畝産近千斤,蔬菜畝産3000斤左右,按每斤1.5元計算,畝增加收入4500元。同時,每畝地産生600斤以上的菜腳葉,這些菜腳葉翻犁入土腐熟後是優質的有機肥,既改良了土壤,增加了土地肥力,減少了化肥的施用,節省了種植成本。

image.png

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增糧增收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在生産中實行全程機械化耕種,化解了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矛盾,極大提升土地經濟效益。

“過去‘巴掌’大的田産量低,機器也下不了田。現在改造了種起來方便了,種出的菜又大個又細嫩。我們把土地交給村裏,除有土地租金外,幹一天活有70塊錢的收入,最後好要分紅。”農婦楊應蘭喜不自勝地説。

根據善心村、新聯村與龍裕公司簽訂的協議,超産部分按照公司、村集體、村民各佔40%、30%、30%的比例進行分配,農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保證,而村集體也有較好的收益。

行走在善心村,山坡地頭種植的油菜連成了片,這些地過去多是坡瘠地和閒置撂荒地,經過土地整治後薄田碎土變成了“希望糧田”,種上的糧油作物既高産又優質,為村民增加了良好的收入。(趙武強 李拉拉/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