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重慶雙橋經開區積極探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防災減災能力,全力打造高品質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樣板間。
海綿城市是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
據了解,龍景湖、水井灣濕地公園、兒童公園等都融入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步道結合周邊地塊進行了生物滯留設施和植草溝的建設,花草樹木一片生機盎然。
“這個就是我們海綿城市比較典型的設施‘雨水花園’,綠地是下凹的,可以收集周邊硬化地面的雨水,雨水再通過下凹存儲,超過設計標準之後可以溢流出去。”重慶雙橋經開區建設局市政設施和園林綠化科負責人介紹説,“除了‘雨水花園’,公園部分步行道和道路人行道也鋪上了透水混凝土,路面上的雨水可快速滲透到地底,有效改善下雨天路面積水的問題。”
重慶雙橋經開區典型排水分區主要位於老城區,面積為6.6平方千米。由於建設年代較早,排水設施破損老化,雨污混流等問題普遍存在。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雙橋經開區引入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對老舊小區的人行道、停車位等進行了海綿化改造。
為了加快實現以點帶面,全域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雙橋經開區不斷加強海綿城市建設頂層設計,從體制機制建立、人才隊伍培養、技術團隊組建、資金投入保障等,全方位全週期將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過程。確保實現“2025年在規劃區域內建成經開區45%以上面積、到2030年建成經開區80%以上面積的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把雙橋經開區打造成水安全保障完善、水環境品質優良、水生態系統完整、水資源綜合利用的海綿城市,推動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同步提升。(猶驥 譚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