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十載砥礪前行,十年春華秋實。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中華民族發展歷史上極不平凡的十年,也是重慶城鄉建設飛速發展、城鄉樣貌不斷迭新的十年。10月25日起,在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下,中國網新重慶推出“非凡十年城建答卷——2022年共話重慶城市建設這十年”專題欄目,全方位多層次地講述和展示重慶城鄉建設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
本期報道:重慶沙坪壩區
潮涌嘉陵,風動歌樂。作為重慶三大老城之一的沙坪壩區,千年磁器口、紅岩精神、高等學府薈萃......千百年來,璀璨的歷史在這裡留下印記。過去十年以來,沙坪壩區正確把握“新與舊”的關係,城市建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開展城市綜合整治 提質公共空間品質
沙坪壩中梁山以東的區域,既包含核心區又屬於老城區,建設時間跨度長,隨著城市建設理念的不斷更新,部分老舊設施已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沙坪壩區從環境綜合整治破局,提升城市品質。
近兩年,由於嘉陵江洪水過境重慶主城,沙坪壩磁器口區域大面積被淹沒,嘉陵江回水導致清水溪及鳳凰溪下游河段淤積嚴重,出現河道水質惡化和臭氣擾民等環境問題,影響周圍居民生活和景區正常運營。
沙坪壩區積極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建設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為契機,牽頭啟動清水溪及鳳凰溪“清水綠岸”治理提升工程,大力解決河道淤積問題。今年以來,清水溪累計疏浚長度約3250米,疏浚淤泥總量約8.13萬立方米;鳳凰溪累計疏浚長度約440米,疏浚淤泥總量約1.5萬立方米,實現清水溪和鳳凰溪的環境治理,重現了入江段的清水和綠岸。後續,沙坪壩區將對清水溪和鳳凰溪持續開展污水治理和水質提升工作,最終完全實現清水溪和鳳凰溪的“清水綠岸”,把沙坪壩區兩溪水體打造成為魚翔淺底的清澈河流、舒適宜人的生態空間、開放共用的綠色長廊,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
“兩江四岸”是重慶的一張名片,也是沙坪壩的一道風景線。沙坪壩區“兩江四岸”南起于沙濱路滴水岩,北至井口—北碚交界處,岸線全長約17.2公里,計劃分三階段實施打造: 2019年至2022年建成十大公共空間—磁器口濱江區域治理提升工程,建設範圍自清水溪入江口至雙碑大橋,長約2.3公里;2021年至2023年計劃實施濱江貫通工程—滴水岩至磁器口段,岸線長度約5.4公里;遠期隨井雙片區整體開發同步對雙碑大橋至井口—北碚交界段濱江帶進行治理提升,岸線長度約9.5公里。
磁器口濱江區域治理提升工程是沙坪壩區“兩江四岸”岸線治理項目的“首開段”,治理面積約46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5億元。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含岸線生態治理2.3公里、新建節點休閒廣場3萬平方米、人行步道8.2公里,打造多層次高品質綠化30萬平方米,恢復磁器口老碼頭和新建特鋼碼頭等。目前磁器口碼頭區域已完工投用,成為遊客群眾休閒遊覽的又一“打卡點”。未來該片區還將新增古鎮水上游覽通道,重現磁器口熙熙攘攘的碼頭景象,成為展示古鎮古韻、紅岩精神和傳統工業文明的窗口。
圓城鄉百姓安居夢 築宜居宜業幸福城
“安居才能樂業”,住房問題是關係民生的大事。沙坪壩區持續推進城鄉安居事業,改善區域內居民的居住、生活環境,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公租房管理項目。沙坪壩區現有2個公租房小區,分別是位於井口街道的美麗陽光家園和位於豐文街道的學府悅園,共計296萬平方米,4.23萬套住房。截止2022年,累計入住3.99萬戶,為約11萬人提供住房保障。沙坪壩區累計投入近90萬元,建立人臉識別體統增強“技防”管理、增設一站式辦公大廳、停車位、休閒座椅、戶外健身器材、寵物拾便箱、綠色柵欄等設施設備,在配套上大力完善生活基礎設施讓居民“安居”;積極開展“露天電影”、“流動書屋進小區”、助殘日慰問以及各類節日慰問等活動,在文化上舉辦喜聞樂見的系列活動讓居民“樂居”,打出組合拳,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綠色和諧生活環境,使城鎮住房保障體系更趨完善。
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辰寓大學城青年公寓為沙坪壩區非居住類存量房改造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位於沙坪壩區國鑫路9號附4號,現已建成投用,能夠提供保障性租賃住房111套。小龍坎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是沙坪壩區重點打造的改建項目,位於小龍坎正街137號,是一座修建於90年代初期的舊樓。該項目改建完成後可向社會提供約3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能夠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更好的保障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需求。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沙坪壩區聚焦強功能、補短板,將群眾急難愁盼事項優先納入改造計劃,以“繡花”功夫,對團結壩片區、雙碑典式樓項目等139個小區、約265萬平方米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總投資約6.8億元,符合條件的小區同步推進電梯加裝。目前已完成88個小區,改造房屋建築面積167萬平方米,完成投資約5億元。其中,由鳳嘴老舊小區、文教村老舊小區、磁童路片區和磁橫街片區4個子項目組成的環磁器口片區項目,作為市級重點項目,取得良好改造成效,獲得老百姓連連點讚。
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沙坪壩區大力開展農房風貌整治提升工作,對功能不完善、風貌不協調的農村房屋屋頂、外立面、庭院等開展整治。截至目前,已完成 1225棟農房風貌整治工作,總投資約7862萬元。通過整治,示範帶村容村貌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農村低收入人群危房改造項目。建立動態消除農村低收入人群危房長效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對新增的農村低收入人群危房實現動態清零,發現一戶,消除一戶。2019—2021年對沙坪壩全區新增的187戶農村低收入人群危房採取拆除重建、維修加固、就地封存等方式進行改造,2022年完成29戶農村低收入人群危房改造。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居民出行體驗
基礎設施建設是改善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樹立城市形象的重要舉措。
沙坪壩區以“中心提質、週邊提速、突出重點、互聯互通”為總體思想,緊扣城市功能拓展和重大基礎設施佈局,統籌全區交通基礎設施“一盤棋”建設,著力豐富軌道線網,高效完善路網結構,全力攻堅交通緩堵保暢,全面改善交通運作秩序,有效提升出行通達水準。
進一步提速軌道交通建設,豐富軌道線網,著力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建成投用軌道1號線尖璧段、軌道環線、軌道5號線、軌道9號線,新增軌道運營里程21公里,區內新增軌道站點14個;開工建設軌道15號線、27號線,建設軌道里程26公里,建設軌道站點7個。磁器口、沙坪壩、石井坡、高廟村、磁器口、烈士墓等11個軌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改造已完成。
進一步加快骨架幹道建設,完善路網體系。一縱線、一橫線、二橫線、紅岩村大橋等骨架路網建成投用,濱江路磁井段、天陳路下穿道、鳳凰立交等百餘條主次支道路建成通車,共新增道路里程120公里。科學城隧道、內環快速路拓寬加快推進主體施工;40余條區級主次支道路提速建設,著力優化片區路網級配,完善片區交通功能。
著力慢行系統建設,改變出行主流方式。建成歌樂山步道、沙磁、半山崖線步道等110公里山城步道,投用萬達廣場人行天橋、南渝中學人行天橋等24座人行過街設施。井雙濱江步道、清水溪步道等30公里山城步道正加快實施。
加快打造“馬路上的老城區”。紮實推進中心城區“路網更新和停車治理專題年”各項工作,著重開展堵亂點治理改造工作。以核心商圈、磁器口、井雙3個片區作為示範,共計劃實施54項措施,目前三個片區的路網更新和停車治理專項工作全面啟動,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4.47%。
加強公共停車場建設,解決停車難問題。建成電信停車庫、重大A區等24個社會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約2萬個。目前,正加快推進名人廣場停車庫、石門橋下機械式停車庫等項目建設。
十年磨一劍,砥礪自生輝。基礎設施建設愈發完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家家戶戶都能安居樂業,這便是欣欣向榮的沙坪壩區。新的藍圖鼓舞人心,新的使命催人奮進,新的征程任重道遠。未來,沙坪壩區將努力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奮力書寫人民城市示範區建設新篇章,讓“群眾家門口的風景”可望可及。(彭會/文 圖片由沙坪壩區住建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