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是重慶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巴渝工匠2025”行動計劃,努力把重慶建設成為技能強市和中西部技能人才高地。
數據顯示,目前,我市技能人才數量達到494萬人,高技能人才達到155萬人,佔全市技能人才的31.5%,佔比保持西部領先。
“我們將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進巴渝工匠2025行動計劃,開闢重慶技工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培育更多産業所需的高素質能工巧匠、巴渝工匠、大國工匠。”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00萬人、高技能人才超過160萬人,將重慶基本建成技能強市。
健全政策體系,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駛入“快車道”
從北京到重慶,黨的二十大代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渝北工廠機電維修工劉源,近日又回到自己熟悉的崗位上。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技能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劉源説,作為一名技能人才,他能感受到近年來重慶高度重視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不斷改革創新,破解難點堵點,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入快車道。
匠心緊扣時代脈搏、讓技能全速奔跑。我市深入實施“巴渝工匠”計劃,累計培養“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10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4人、全國技術能手271人,圍繞重點支柱和戰略性新興産業培養高技能領軍人才5000余人,近年累計開展技術攻關、技藝革新、發明創造3000余項。
同時,在企業生産一線和技能人才中,建立國家級、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培育平臺600余個,長安汽車劉源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
在為人才搭建平臺的同時,人才待遇也同步提升。為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我市印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實施意見》,建立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
通過健全技能人才表彰獎勵制度,不斷加大各級各類先進代表中技能人才比例,近年評選重慶市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等1000余名,全市技能人才當選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計3800余人。
此外,為打通技能人才晉陞渠道,今年我市還推行“新八級工”機制,開展企業特級技師、首席技師評聘試點,認定巴渝“特級技師”82人、國家“特級技師”14名,打破技能人才等級晉陞“天花板”。
技工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雙輪驅動”
“十三五”時期以來,我市技工教育先後實施“規範建設”“項目建設”“品質提升”主題年活動,在全國率先出臺“1+9”配套管理制度,新增5所高級技工院校、2所技師學院,在技工院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9個、技能大師工作室14個、職業技能競賽基地37個。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9.9萬人,年均招生3.4萬人、開展社會培訓16萬人次。
該負責人介紹,為全面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我市印發“十四五”時期職業技能培訓規劃,加強重點人群技能培訓和技能提升,制定五個方面20條具體措施,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創業和經濟社會發展。
2019年至2021年三年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中,累計投入專項資金22億元,打造勞務和培訓品牌97個,開展補貼性培訓179萬人次,其中培訓2600余家企業新型學徒8.7萬名,佔培訓人數總量的比例居全國第一,重慶已成為人社部與國際勞工組織新型學徒制國際試點城市。
“智慧+技能”東風來,推動高技能人才高品質發展
為廣聚天下英才,讓更多技能人才在新時代的浪潮中競相奔涌,去年11月,人社部批准我市建立“智慧+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
近一年來,乘“智慧+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的東風,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能人才在巴渝大地涌現出來、集聚起來、奔騰開來——
我市全力打造巴渝數字技能品牌,與百度、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簽約落地數字技能人才開發建設項目152個,投入資金高達7.36億元。
“我們通過數字賦能,推動更多技能人才提升技能,由‘技工’變成‘技師’,‘工人’變成‘工匠’。”該負責人透露,力爭到2025年全市數字領域技能人才超過200萬人。
今年12月,高技能人才發展論壇·2022數字技能主題活動將在2022重慶英才大會中舉行。
“前三屆英才大會,我們舉辦了高技能人才資訊發佈會、高技能人才發展論壇·2021新職業等活動,為新經濟、新業態下技能人才開發培養提供思路。”該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將持續推動高技能人才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生活。
屆時,在2022數字技能主題活動中,將上線運作重慶市技能人才資訊數據庫,公佈重慶市緊缺數字職業(工種)參考目錄,發佈重慶市數字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推廣重慶市職業技能培訓品牌等,努力培養更多掌握與數字領域相關能力的人才。
競賽示範引領,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
這幾年,在技能大賽世界舞臺、全國賽場上斬金獲銀的重慶選手不斷涌現——
在世界技能大賽舞臺上,我市技能健兒共獲6金7銀2銅9優勝佳績,獎牌總數居全國前列、中西部第一;
2019年,我市發起並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44個國家和地區的698名技能精英來渝參賽……
職業競賽示範引領作用在我市日益凸顯。近年已輻射帶動100余萬技能人才參加技能比拼,選拔高技能人才5萬餘人。
值得一提的是,為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我市編制出臺技工教育“十四五”發展規劃,推廣“校企雙制、工學一體”辦學模式,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率超過90%,專業與重點産業匹配度達91%,就業率達99%,全市41所技工院校每年培養技能人才達3萬餘名。
前述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我市將深入實施“巴渝工匠”計劃,全面建設“智慧+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力爭到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00萬人、高技能人才超過160萬人,其中數字領域技能人才達到200萬人以上、高技能人才達到50萬人以上,基本建成“智慧+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試驗區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技能人才培養策源地。
同時,我市將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十四五”期間,將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50萬人次,發揮補貼性培訓撬動作用,年均各類市場化、社會化培訓超過100萬人次。(黃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