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榮昌:引高品質發展“激流” 匯高品質生活“碧波”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08 15:32:46 編輯:李柯佑

小橋流水、白鷺淺唱,86萬棠城兒女在瀨溪河畔,書寫著“以水興城”的壯麗篇章。

水系暢達、連通城鄉,1077平方公里的榮昌大地上,鋪展出“人水和諧”的秀美畫卷。

治水保安瀾,興水促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市榮昌區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突出“保護水資源,治理水環境,防治水污染,修復水生態”,深入推進新時代水利改革,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供了堅實保障。

完善水利設施 夯實發展基石

今年8月,持續高溫乾旱,榮昌區清流鎮馬草村跨河堰河斷流,導致血橙無水澆灌。“樹苗快被‘渴’死了!”當地種植戶們急得團團轉。

血橙“喊渴”,抗旱迫在眉睫。榮昌區水利局第一時間組織專家現場勘查,當即採取在斷流的跨河堰河上搭建臨時攔河堰,將黃桷灘水庫的水通過延伸管道引水入河,僅10天就為垮河堰河補水7000立方米,成功為周邊1000余畝血橙“止渴”。

在抗旱中立新功,于抗洪中展實績。2020年7月,榮昌突遭暴雨襲擾,最大降雨量達到163.1毫米。大水肆虐,榮昌區水利局幹部職工24小時鏖戰,緊急對全部水庫加強巡庫和防範,並科學調度泄洪,有效保障了全區安全度汛。

十年來,一次次遭遇大旱大汛,又一次次化險為夷,無不彰顯榮昌科學精準的治水能力,無不體現全區水利工程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

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做好水文章。榮昌區投入各級資金3.85億元,實施了17個中小河流綜合治理項目,完成河道治理長度73公里,新建堤防護岸83.9公里。

聚力強骨幹、暢動脈,釋放水活力。萬福寺水庫、黃桷灘水庫、高升橋水庫等骨幹水源不斷提質,玉灘水庫至萬福寺水庫(榮昌段)、清流河—黃桷灘—高升橋水庫、東方紅水庫—白雲溪河—清升河江河湖庫等水系連通工程加速增效。

持續興水利、除隱患,激發水效能。新建、改造3個大中型灌區,投資2.42億元;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8.57萬畝;新建、改造提灌站42座,敷設輸水管道235.58公里。高效節水項目新增及改造21座泵站,敷設灌溉管道89公里,新增、恢復、改善灌面3.52萬畝,投資3300萬元。

一年一趕超,十年大跨越。俯瞰棠城大地,清水長流、河庫迤邐,惠澤萬千百姓,奏響發展讚歌。

保障飲水安全 築牢民生底線

日前,榮昌區安富街道洗布潭村村民陳芝華打開水龍頭,看著自來水“嘩嘩”流滿水缸,喜上眉梢。洗布潭村所處的燕子崖海拔較高,僅靠水廠的水壓無法供水,往年居民們只能使用山上的水源,一旦因旱缺水只有靠送水解決臨時飲水困難。

2019年,榮昌區水利局投資1128萬元對安富水廠實行改造並延伸管網,對燕子崖及埡口村李家寨實施多級增壓提升,解決了400余戶村民的供水問題。

飲水安全關乎民生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榮昌區“高站位”推進農村供水規劃佈局,大力實施城鄉聯網、區域聯通和規模化供水工程,讓跨行政區域供水、聯網供水得以逐步實現;“高品質”建設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先後建成日供水能力1000立方米以上的水廠18座,並在建設中謀劃運作,在運作中探索建設,實現建管深度融合;“高標準”保障農村供水項目資金,累計投入資金3.34億元,在21個鎮街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工程,基本實現集中式供水工程全覆蓋。

時代更疊,歲月變遷。歷史的指針回撥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喝上“安全水”的脫貧群眾無不心存感激。“看到水流出來,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榮昌區峰高街道鳳凰村3社脫貧戶陳中炳對自家通上自來水的場景歷歷在目。

盡銳出戰保飲水,不獲全勝不收兵。“十三五”期間,全區69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保障問題得到全面解決,集中式供水入戶率達到95.7%,做到了飲水安全“不漏一人”。

清泉潤民心,水利譜新篇。“放心水”清澈甘甜,流入千家萬戶,匯成的是榮昌興水利、保民生的“成績單”。

加強河流整治 兜牢幸福裏子

“美景榮峰河吶,親親榮峰河……”秋高氣爽,榮峰河水波瀲艷、蘆葦搖曳,榮昌本土音樂家熊爾康于河畔遠眺,不禁哼起了自己創作的歌曲——《親親榮峰河》。

熊爾康眼中可愛可親的榮峰河,也曾讓其痛心。“小時候刷牙洗臉都可以,後來變成‘臭水溝’了。”憶往昔,他嘆息不已。

還綠水碧波於民。榮峰河治理工作于2012年全面啟動。經過8年奮戰,榮昌區水利局統籌資金4.6億元,整治河道7.8公里、兩岸防洪護堤15.6公里,新建污水管網13.75公里,新建景觀綠化面積43.7萬平方米,建成“豬文化長廊”、人民公園、“榮昌八景園”“百竹園”、亞行生態涵養區等,形成了集防洪保安、改善生態、提升文化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工程。

一泓碧水留鄉愁。修繕一新的榮峰河不僅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重慶市最美河流”等殊榮,還成為全市唯一獲評全國第二屆“最美家鄉河”的河流。

深入推進河流治理,榮昌還對瀨溪河、玉帶河、池水河等開展綜合整治,並建成140公里“棠城綠道”,實現城區四條河全線貫通,為城區居民提供了“步行15分鐘即達”的休閒娛樂好去處。

護河治河強監管,榮昌區在全市率先施行河長制,建立起區、鎮、村三級河長體系,實現河流水庫管護“全方位”“全覆蓋”“無盲區”。

污染治理施重拳、川渝合作強聯動、督查督辦強考核……一連串“組合拳”,讓“水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在榮昌成為現實。

護水下苦功,棠城美如畫。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新榮昌,用“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諧共生的水生態,切實煥亮了城鄉“面子”,兜牢了幸福“裏子”。(張飛龍、劉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