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綠道建設讓鄉村振興駛入“快車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27 16:16:08 編輯:珍珍

秋分時節,煙雨朦朧。在北碚區柳蔭鎮,一條5公里長的生態綠色廊道如同婆娑的綢帶,輕柔地環繞在山林、河溪、村落之間,將山水人居融為一幅和諧靚麗的畫面。

image.png
(北碚區柳蔭鎮)生態綠道旁人居環境整治院落    受訪單位供圖

自2020年以來,柳蔭鎮立足區域稟賦和産業基礎,大力實施生態綠道經濟工程,以生態綠色廊道為鏈,有機串聯“自然人文”相呼應的生態景觀、“生産生活”相統籌的村落人居、“農文旅商”相融合的農村産業,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宜居宜遊的生態景觀路

對居住在綠道旁的村民們來説,這是一條宜居宜遊的生態景觀路,是大人們散步聊天、孩子們玩耍娛樂的悠閒步道。

“以前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哪有散步休閒的閒情。現在路修好了,周圍景色也好,每天茶余飯後大家都喜歡來走走看看。”北碚區柳蔭鎮明通村村民胡德洪説。

據了解,在綠道建設中,柳蔭鎮堅持尊重自然、生態優先的原則,因地制宜、因形就勢,不破壞地形地貌,不大拆大建,盡最大努力保護原生態,使綠道與周邊的自然景觀相和諧,因而給人留下“人在路上走,宛若畫中游”的美好印象。

不僅如此,2022年,柳蔭鎮還深化與四川美術學院、西南大學校地合作,依照鄉村原始肌理、産業佈局、環線走勢,整體提升東升—明通人居環境,打造了楊家壩、王家壩特色院落和梅家灣、潘家壩人居環境整治標準化院落。

看到美麗的綠道修到了家門口,村民們也主動配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紛紛將房前屋後整理打掃得乾淨敞亮。生態優美、屋舍儼然的“奇彩東升”“渠鄉明通”嵌入綠道環線,實現了人居環境和綠道內涵的全線提升。image.png

北碚區柳蔭鎮生態綠道建設俯瞰。受訪單位供圖

整合鄉村資源的興業富民路

“遊客們來這不僅能體驗龍塘峽漂流,還可去荷塘拍荷花,去淺灘踩水、摸螃蟹。觀光遊玩之餘,很多遊客會購買我們的葛根粉、紅薯粉等本地農副産品。”北碚區柳蔭鎮明通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洋介紹,綠道將明通村的親水田園綜合體和龍塘峽漂流串聯在了一起,這一動靜相宜的農旅遊玩組合,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

村民胡德洪的家位於龍塘峽漂流和明通親水田園綜合體之間,綠道將兩地串聯後,他積極將自家房屋改造成農家樂,為往來遊客提供食宿。

“夏天忙都忙不過來,經常一來就是十幾人,一待就是兩三天。旅遊旺季,一天的收入能達到4000元。”胡德洪告訴記者。

其實,綠道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是一條深化産業佈局,拓展旅遊業態,有效整合沿線鄉村資源的興業富民路。

在以北碚區柳蔭鎮東升村和明通村為核心的東山片區,通過“綠道+”串珠連線的稻香故園、糧油基地、果琳星球、明通親水田園綜合體、龍塘峽漂流、熱氣球滑翔傘等融合農文旅商項目,共同形成了特色鮮明、聯農帶農的塊狀旅遊經濟。2022年上半年,生態綠道沿線村社實現旅遊收入30萬元,帶動農戶1萬餘人增收。

據北碚區柳蔭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綠道規劃設計總長度為25公里,未來將貫通柳蔭鎮、三聖鎮、金刀峽鎮、靜觀鎮等江東四鎮,逐步形起“一核、兩縱、四橫、多帶”的生態綠色廊道格局。綠道繼續延伸的地方,將會有更生動的生活,注入更豐富的生態內涵,釋放更強的綠色經濟潛能。(胡毓恒、 秦廷富/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