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河邊鎮:集體經濟從“零”突破到收入300萬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09 10:37:03 編輯:珍珍

最近的幾場細雨,讓重慶市璧山區河邊鎮新四村的菜地顯得溫潤,站在坡上遠眺,望著成片的蔬菜基地,駐村第一書記呂婷對今年的豐收充滿期待。

“我們村發展集體經濟已經初顯成效,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了。”呂婷喜出望外。

近年來,璧山區河邊鎮新四村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重中之重,大膽突破、先行先試,通過建強組織堡壘、成立龍頭企業、激發基層活力等方式,探索一條既與眾不同又可借鑒的以“村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為模式的“支部農場”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

“黨建+公司”

找到增收“新門道”

“我們家四口人,這次分到了一百多塊錢。”“確實沒想到真的拿到了分紅,以後合作社的活一定要喊我們喲。”前不久,新四村股份經濟合作聯社迎來了首次分紅大會,在一片熱鬧聲中,全村所有村民搖身一變成“股民”,排隊領著分紅金。

新四村距離璧山城區10公里,人口老齡化、土地撂荒、經濟空殼,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人兒童“留守村”。村裏沒錢辦事難、村民不支援不理解、鄉村建設受制約……這些都是曾經的真實寫照。

改變來自2021年,從璧山區人民醫院派駐到村裏的第一書記呂婷帶著村“兩委”一起窮則思變,用“堅持黨建引領、壯大集體經濟”的思路尋招。大家一起走村串戶調研村情民意,從政策文件中找路徑、從實踐中找方法,最終決定以發展蔬菜基地為基礎,統籌管理全村種植大戶,並整合養殖場、小型田園綜合體等資源,讓農産品走得更遠。

“蔬菜種出來了怎麼賣出去很關鍵,於是我就想到了原單位璧山區人民醫院,給醫院食堂配送蔬菜糧油等食材,既有效化解了農産品銷售困境,又能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實質性增長。”呂婷介紹,當年村裏的經營性收入就達到75萬元,實現集體經濟的“零”突破。

呂婷説,有了堅強的黨組織帶領還不夠,市場經濟需要實體化運轉。於是,2021年10月,村裏依託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成立了新四天樞商貿有限公司,成為重慶市第二家由村集體經濟組織開設的公司,村“兩委”的幹部也兼職起了公司的採購員、財務等職務,齊心協力將公司“扶開工”。

“挖掘+培育”

駛入發展“快車道”

每天早上6:00,在璧山區河邊鎮新四村的公路旁,一輛輛配送車就已經根據訂單完成食材的裝配,有條不紊地駛向各合作單位的食堂,進行卸載稱量、整理交接。

“公司雖然起步了,但面臨激烈的市場化競爭,必須要有新的業務項目才能走得更遠。”呂婷介紹,為此,村“兩委”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擴展擴大業務規模和範圍,與多家單位簽訂了業務合同,更是推出“新四有禮”定制農産品禮盒,為企事業單位的職工福利提供新選擇。

不僅如此,如何真正讓黨組織的造血功能“滲透”至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毛細血管”?新四村加強補齊人才短板,挖掘與培育一批鄉村振興的“精兵強將”,逐步將公司運營推向規範化、精細化。具體來説,手把手教業務,讓村幹部全程參與公司事務,從實踐中積累管理經驗;組織到大型農貿城了解市場環境、熟悉運營流程;面對面學知識,利用班子會議、休息時間集體學習市場經濟、法律知識等。

“反哺+活化”

定下惠民“新目標”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最終目的是讓村民受益。

“我以前在廣州打工,家裏的老人、小孩照顧不到,這兩年在‘家門口’就業了,我在公司配送食材,老婆在地裏務工,我們成了收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三金’農民,日子越過越紅火了。”村民何勝友笑得合不攏嘴。

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讓村民受益的同時,也讓大家積極性提高,紛紛支援村裏發展。

“麻煩給我換2支牙膏、2包鹽。”“我要換一把新掃帚,正好拿回去掃院子掙積分。”璧山區河邊鎮新四村集體經濟增收後,拿出了總收益的30%作為公積公益金,用於改善民生、困難幫扶等公益事業支出。自“村規民約”積分制工作落地後,村裏就從公積公益金中支出了3萬餘元,購買了洗衣粉、洗潔精、掃把簸箕等日用品,充實到了“積分兌換超市”中。

“參與村裏的活動能掙積分、換東西,一下子點燃了村民們講文明、爭創美麗庭院的熱情,人居環境整治參與度明顯提高。”村委會委員周世男感嘆説。

據介紹,今年璧山區河邊鎮新四村的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預計將突破300萬元。如今的璧山區河邊鎮新四村跑出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加速度”,實現了集體經濟“破繭成蝶”的華麗轉變,為鄉村振興增強了後勁。(熊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