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要求始終堅持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振興的前提,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必須持續抓早抓實抓好。綦江區上下聯動,左右聯席,著力把風險人群“找出來”、“幫起來”、“消下來”,做到了一個“不漏”、一個“不返”、一個“不掉”。
精確“找” 監測對象一個“不漏”
永城鎮復興村鐘壩子組霍彰群戶,家庭成員4人,戶主霍彰群戶籍所在地萬盛南桐鎮,配偶及其子女3人戶籍所在地巴南區安瀾鎮,但長期居住在永城鎮。永城鎮在入戶核查工作發現,霍彰群女兒患唐氏綜合症,霍彰群為照顧女兒霍彰群只能在家務農,家庭收入主要靠配偶潘平在外務工,因是靈活就業,收入不穩定。該鎮按常住地實際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對待,2022年7月新識別霍彰群戶為邊緣易致貧戶。
不讓一個監測對象漏掉,是綦江區防止返貧監測的“硬指標”。為此,該區建立“網格吹哨、行業快報”快速響應機制,包括網格化動態監測機制和“3+3+N”主動發現機制。網格化動態監測機制,即由村民代表、駐村工作隊、鎮村社幹部等擔任防止返貧“網格員”,實施網格化監測。結合群眾自己報告,以及查住房、災情等11個方面的預警線索,及時靶向入戶排查。“網格員”向屬地街鎮進行“吹哨”預警,街鎮組織行業科站入戶報道,並開展針對性幫扶,真正做到大病有救助、受災有幫助、就業有協助、産業有扶助。“3+3+N”主動發現機制,即建立“3+3+N”主動發現隊伍,發揮“3級”力量,即區級部門、街鎮、村社等幹部力量進行重點排查;發揮“3員”力量,即熱心鄉村振興事業的基層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進行建議核查;發揮“N個”合力,即區教委、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等區級重點行業部門進行大數據發現,監測預警。閉環形成了“四線合一”預警監測制度,駐村幫扶“前線”摸排、群眾互助“內線”反饋、數據平臺“網線”融合監測、行業部門定“標線”幫扶保障。
實施“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行動,確保“不漏戶、不漏人、不漏房”,入戶真查真訪,資訊採集錄入賬實相符。對全區21個街鎮311個涉農村(社區)的現戶籍和居住在鄉村的所有人口,以戶為單位,完成走訪排查20.9萬戶65.9萬人,其中,邊緣易致貧戶95戶、突發嚴重困難戶208戶、脫貧不穩定戶57戶、其他脫貧戶7310戶。已發現並整改群眾對銜接政策不清楚、不熟悉等問題6100余條。
2022年,接受市級及以上調研、暗訪、督查、檢查未發現一例監測對象應納未納、應扶未扶。
精心“幫” 分兵把口一個“不返”
三角鎮龍門村村民李中獻,妻子腰椎間盤突出加上高血壓,僅靠李中獻一人在廣州打工維持全部開支,然而家裏卻有兩個孩子上學,因此,一家四口生活艱難。該戶2014年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責任人的宣傳指導下,先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産業增收計劃,幫助他開始創辦家庭農場,養殖生豬、蜂群和肉兔,于2015年底脫貧。現專注于肉兔餵養,2022年出欄量已達8000多只,産業補助3萬元,增收7萬元左右;女兒在畢業後入職三角鎮公益性崗位,至今已在三角鎮就職2年。“謝謝國家的惠民政策,謝謝三角政府的及時雨,謝謝我們的幫扶責任人,現在的生活是越來越好!”妻子鄒澤蘭感激的説。。
這是該區精心幫扶脫貧戶的一個例子。
對有返貧致貧風險的人口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監測、第一時間幫扶”,是該區堵住脫貧對象返貧的重要舉措。
在完善幫扶政策上,創新制定“1+1”聯繫幫扶機制。制發《關於強化防止返貧監測與幫扶工作的通知》,精準制定針對性幫扶計劃,針對易返貧致貧戶已制定下發各項幫扶政策19個。
在幫扶機制健全上,實行“11個委辦局聯合作戰”。區委網信辦、區民政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區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醫保局、區水利局、區人力社保局、區農業農村委、區應急局、區殘聯等單位,職責清楚,分工明確,責任壓實。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組織引導社會力量精準有效對接監測對象現實需求,充分發揮社會幫扶資金優勢,主動覆蓋財政資金的盲區。
在幫扶措施落實上,積極搭建渝黔農博城、紅螞蟻商城等“線下+線上”銷售平臺,創新人大代表“我為鄉親賣土貨”、商超産銷對接等機制,通過機關單位定點買、市場超市專櫃銷、節慶活動集中售、電商平臺全力推、愛心人士踴躍購等方式常態化開展消費幫扶,幫銷農産品近8000萬元。推動綦江—石柱對口協同發展,舉辦綦江—石柱農副産品産銷對接會、“心中有‘李’,綦石很好”品牌推介會等,幫銷石柱縣農特産品561.76萬元萬元。
推進小額信貸破解資金瓶頸。工作觸角延伸到“家庭院落”,定期召開“政+銀”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片區推進會;氛圍營造落實在“田間地頭”,幫助農戶了解小額信貸的用途;精準幫扶落實到“群眾心坎”,到府服務,做到“應申請盡申請”。累計發放貸款12099.14萬元、5791戶次,持續保持全市前三。
精準“消” 成果鞏固一個“不掉”
永新鎮建設村脫貧戶王群,通過脫貧攻堅各項幫扶政策,穩定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2015年底順利脫貧。王群一家生活步入正軌,本來日子越來越紅火,但天有不測風雲,王群被查出患卵巢癌等重症,家庭因病支出陡增、陷入入不敷出狀態,一度面臨返貧困境。
2020年初王群戶被納入首批監測對象。區、鎮、村各級對其開展針對性幫扶和重點扶持,協助辦理醫療救助、開導其積極面對生活、指導發展勞力投入較少的養蜂産業……經過一年多的持續深入幫扶,王群病情好轉,産業發展頗有成效,養殖家禽近1200隻,發展蜜蜂40余群;兒子胡天富也在幫扶責任人介紹動員下,到江津、貴州務工。王群家在防止返貧機制的幫助下,努力走出了病困陰霾,積極發展産業、自強脫困,家庭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萬餘元;目前已成功通過評估,消除返貧風險。
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決於不斷消除返貧對象。對此,該區突出抓好就業、産業扶貧。
細化落實了過渡期各項幫扶政策,在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情況下,做到政策力度不減,在延續基本養老保險資助、義務教育資助等19個政策不變的基礎上,調整優化産業到戶補助、大學生學費補助等政策13項,新增幫扶政策1項,動態解決“雨露計劃”中高職資助703人105.45萬元、公益性崗位2000余人、跨區域就業交通補貼1700余人16.8萬元、産業到戶補助635戶273.55萬元等。全區134戶422人易返貧致貧戶的風險已及時消除。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任重道遠,該區將以建立和推進“主動健全監測對象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會同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預警機制、協同健全扶貧扶志和社會力量幫扶機制”為抓手,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用實幹實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吳燕、蔣慧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