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積極擴大電子證照應用 “掃碼辦”便企利民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8-11 10:26:22 編輯:珍珍

“今天這麼熱,幸好現在辦事方便又快捷,不然拖到中午回去不曉得好熱!”8月9日,市民楊小華來到南岸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三亮“渝快碼”,順利進入辦事大廳、取號,很快辦好了戶外招牌變更登記業務。“‘一碼’過三關,辦事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他感嘆。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實踐,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應用,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掃碼辦”“免證辦”。自2022年3月在全域推出“渝快碼”以來,我市政務服務事項辦理進一步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為企業群眾辦事提供了更多便利。

“渝快碼”亮碼數已超3000萬

“現在到哪都要出示渝康碼、行程碼,但是我申請渝快碼之後,一個頁面就有健康碼、行程碼、核酸證明等多個資訊,不用反覆點擊操作,用起來很方便。”楊小華説,自己註冊“渝快碼”有一段時間了,但只把它當作“通行工具”,沒想到在辦事時,它的作用才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掃碼進入辦事大廳後,楊小華又用“渝快碼”替代身份證在自助服務機上取了號,很快,他就坐到了綜合窗口前。

“請出示一下您的‘渝快碼’‘企業碼’,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註冊一個,以後辦事會更方便。”工作人員提醒後,楊小華再次亮出“渝快碼”。

瞬間,楊小華的身份資訊自動進入辦事系統。楊小華説:“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現場幫我註冊申領了一個‘企業碼’,在‘渝快碼’頁面就能切換,以後辦事不用帶營業執照了。”

“以前辦業務需要讓群眾出示身份證、營業執照,我們再手動輸入一堆身份資訊、企業資訊,核實好才能開始辦理業務。”行政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渝快碼”“企業碼”實現了身份資訊和企業資訊免填報,大大提升了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效率,節省了排隊等候時間和辦理時間,為企業群眾帶來了更好的辦事體驗。

記者從市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中心了解到,“渝快碼”將市級各部門發放的各類卡碼證進行整合,以一個手機二維碼的形式,將市民身份資訊、健康資訊、位置資訊,以及社保醫保、辦事服務等個人資訊和電子證照等37項資訊進行關聯、整合,讓群眾通過“掃碼”“亮碼”就能在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場景中獲取更便捷的服務。自今年3月上線以來,“渝快碼”的註冊用戶數已超過200萬,累計掃碼、亮碼數超過3000萬。

“一碼”助力證照材料免於提交

7月21日,雲陽縣個體戶高邦清走進縣行政服務中心,準備申請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可她剛到服務中心就發現,身份證居然拿掉了。“結果工作人員説不用帶身份證就能辦事,我心情大好,真的太讚了!”

在現場工作人員指導下,高邦清在“渝快辦”上提交了場所平面圖、方位圖電子件,通過出示“渝快碼”進行了身份證核驗,免於提交任何紙質材料,順順利利就完成了業務辦理。

據了解,今年7月,雲陽縣行政政務服務中心對一窗受理業務系統進行改造升級,辦事大廳配備15台窗口掃碼槍,實現了群眾掃“渝快碼”即可自動調取個人資訊和已獲授權的材料資訊進行辦件,實現證照材料免提交。目前,通過精細化梳理,雲陽縣已初步梳理出掃碼辦事試點事項30個。

在銅梁,政務服務也發生了“質”的改變。以辦理《食品經營備案(僅銷售預包裝食品)》事項為例,通過“渝快碼”掃碼辦事,平均辦理時長由原來的15分鐘壓縮為5分鐘,紙質材料由原來的4頁減少為無需提供紙質材料和實體公章,最大限度減少了企業群眾辦事成本和負擔。

據悉,我市已在農業農村、文化旅遊、市場監管、醫療衛生、林業等多個領域實現首批“渝快碼”“掃碼辦”事項38項。

此外,從便利群眾生活角度出發,我市還依託“渝快碼”,對一些重點應用場景的預約、登記等服務功能進行了整合,實現“多碼融合、一碼通行”。如實現部分文旅場景“一碼入園”、部分高校“一碼進校”;全市軌道交通、中心城區公交車、部分區縣公交車“一碼乘車”,市內三甲醫院掛號、看病、取藥“一碼就醫”等。

不斷提升服務效能拓展應用場景

近日,在武隆仙女山景區檢票口,遊客進入景區的速度相較於以前快了不少。

仙女山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有遊客抱怨,就逛幾個景區身份證都要出示幾次,自各大景區推廣使用“渝快碼”後,遊客不用在檢票口翻找身份證,既避免了不小心遺失身份證的可能性,也明顯提高了檢票效率,緩解了高峰時段檢票口擁堵的現象。

這是“渝快碼”在重慶景區推廣應用後的一個常規場景。

“我們將加強宣傳、應用,讓‘渝快碼’更好地融入企業群眾之中,讓更多人享受到它的便利。”市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把數據共用互認作為推動“掃碼辦”的前提條件和關鍵環節,積極推動“一企一檔”“一人一檔”數據庫建設,不斷提升“掃碼辦”服務效能,拓展“渝快碼”應用場景。

該負責人介紹,此前,依託“渝快辦”政務服務平臺已整合的企業數據資源,按照企業全生命週期,歸集了企業開辦、許可證申請、社保繳納、稅費繳納、招投標、企業信用、智慧財産權、企業登出等數據資源,基本形成了“一企一檔”數據庫。同時,按照“一人一檔”要求,完成自然人基礎資訊匯聚,選取高頻服務事項,梳理業務場景,匯集業務數據,打造個人政務檔案,賦能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減填寫、免提交。

目前,“一企一檔”數據庫已歸集15個部門35類3200余萬條涉企數據,可提供電子營業執照、食品衛生許可證、企業信用紅黑名單、企業納稅信用登記等數據的共用互認,可支撐638項涉企事項辦理;“一人一檔”數據庫已歸集公安、民政、人力社保、衛生健康、司法、殘聯等6個部門9類個人數據超1.1億條,為生育服務登記等事項辦理提供了數據共用互認支撐。

“今後我們將積極引導和支援各區縣探索應用‘渝快碼’,緊貼企業生産經營和群眾生産活動中的普遍需求,進一步推動各部門數據互認共用,不斷提升‘渝快碼’政務服務效能,積極拓展‘渝快碼’的服務應用場景。”該負責人説。(記者  何春陽   實習生  唐靖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