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隨時準備回答那些恒久的叩問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7-06 17:01:32 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最後58天》書封。

又是一個火紅的七月來臨,中國共産黨已走過了101個年頭。歷史猶如一條長長的時間河流,洗煉那些深沉邃遠的恒久叩問——中國共産黨是什麼、要幹什麼?

73年前,在白公館、渣滓洞監獄裏,一群受紅岩村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領導、培養和影響的共産黨員、革命志士,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經受住種種酷刑的折磨,不折不撓、寧死不屈,獻出了寶貴生命。叩問當年的共産黨人,他們要幹什麼?就是免除下一代的苦難,願把牢底坐穿,不惜犧牲自己。

image.png
電影《最後58天》首映現場。

1961年,被譽為“共産主義教科書”的文學經典《紅岩》小説出版發行,影響教育了幾代人,並連鎖産生了多種藝術形式,形成共同發力、同頻共振的現象,讓紅岩紅遍大江南北,叩問那時的共産黨人,他們要幹什麼?為了塑造英雄人物,弘揚革命傳統。

image.png
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紅岩幹部學院院長、該片總策劃朱軍在電影《最後58天》首映式現場。

要問紅岩為什麼這麼紅?“英雄形象的典型性、藝術形式的多樣性、地域分佈的廣闊性、社會影響的深刻性、宣傳傳播的持續性”就是答案。可以説,紅岩文化是黨領導革命文化建設的現象級案例。

進入新時代,叩問我們自己,新時代的紅岩人要幹什麼?我們要增強歷史主動、堅定文化自信,讓紅岩精神持續火下去。“我們不幹、誰幹?”“我們現在不幹、什麼時候幹?”借鑒歷年來紅岩藝術創作的經驗,立足幾十年來紅岩歷史研究的新成就,特別是關於“獄中八條”的研究成果,通過藝術形式再現光輝歷史、再塑英雄形象,成為我們的重要責任。經過長時間思考,我希望能創作一部小説,名字就叫《最後的58天》。

2014年春夏,我與上世紀就已成名的作家李喬亞多次交流,希望他來創作。李喬亞先生當時已多年不創作小説,在我向他講述很多新的史料、新的線索,邀請他進行實地創作體驗後,他堅定了創作的信心,最終同意擔綱創作。書名體現了強烈的時間緊迫感,反映的是1949年10月1日至11月27日國民黨反動派製造大屠殺慘案這段烈士們生命的最後58天,是共産黨在全國形勢大好而重慶卻局部黑暗的最後58天。小説在劉鄧大軍挺進大西南、國民黨殘余勢力困獸猶鬥的恢宏背景下,以渣滓洞監獄兩牢房為人物、事件、場景軸心,串聯起獄外地下黨和民主人士的艱苦鬥爭、解放大軍烽火連天的戰場,生動描寫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以鄔江、高天、倪虹等為代表的共産黨人,忠於黨和人民,團結帶領獄中難友與敵人進行一系列驚心動魄鬥爭的故事。這58天的對決,既是獄中共産黨人與特務的對決,是共産黨與國民黨的對決,更是中國前途命運的對決。在極限的生存境遇之下,各色人物的行為抉擇、精神狀態、心靈煎熬被作者以顯微鏡似的筆觸一一展露,偉大與渺小、崇高與卑鄙、勇敢與怯懦在生死考驗這面聚光鏡下變得涇渭分明,革命烈士的堅定信念與浩然正氣、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與深情在複雜矛盾張力之中得以生動呈現。小説創作歷時4年,經過六次修改、四次專家審讀,最後由重慶出版社編輯出版,小説出版後得到了文藝評論界的一致好評,産生了較好的社會反響,還獲得第32屆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二等獎。

image.png
《最後58天》總製片人呂真。

小説成功了,我們還能幹什麼?這是我們新的叩問。如何擴大小説《最後的58天》的影響?能否進一步轉化為新的藝術形式?特別是加工創作影響深遠的影視作品,是小説出版後我們的又一個心願。在此過程中,我們也做了很多宣傳推介,也有市外的相關人士提出意向。最終,由重慶靶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重慶人傑影視有限公司、紅岩文化産業集團等重慶本土文化公司牽頭,聯合市內外文化公司,在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電影局等上級部門指導支援下,在藝術家們的精心再創作和傾情演繹下,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1週年之際,在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前夕,電影版《最後58天》呈現在觀眾面前。電影是展示傳播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電影作品必須接受人民群眾的檢驗。衷心感謝給予大力支援的市級部門、聯合出品的各家單位、辛勤付出的主創團隊!衷心祝願電影發行放映取得好成績!真心期盼專家學者、觀眾朋友提出寶貴意見,推動我們更好地用藝術展示、傳播紅岩精神,讓紅岩永遠紅下去!

面向未來,我們將不斷叩問初心,勇毅前行,不斷推出新的文藝作品,以告慰先輩、回饋大眾。

(本文係在電影《最後58天》首映式上的致辭,作者是紅岩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紅岩幹部學院院長,電影《最後58天》總策劃 朱軍 圖片由紅岩聯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