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自貿試驗區:以改革創新助力城市開放發展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2-04-02 10:34:25 編輯:珍珍

4月1日,正值重慶自貿試驗區掛牌5週年。

如今,重慶自貿試驗區已經成為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為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提供重要助力。

在重慶自貿試驗區5歲之際,重慶日報記者尋找了多組典型案例,從中來看看5年來自貿區為重慶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産業集聚帶來了怎樣的促進作用。

政策創新

“重慶創新”獲國務院“最佳案例”

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公佈了12個“人民法院服務保障自由貿易試驗區亮點舉措”,重慶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創新的“涉外商事‘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入選。

實際上,憑藉涉外商事“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重慶已經拿到了多個殊榮。最具分量的,當屬入選國務院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部級聯席會議辦公室發佈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

涉外商事“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為啥獲得殊榮?在於這項創新機制自身的“多元、高效、便捷”等優勢。

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副院長賈科介紹,涉外商事解紛主要有訴訟、仲裁、調解三種方式。以往,這三種方式並沒有“互通”,而在涉外商事“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下,當事人只需要通過重慶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紛中心,就能同時了解三種方式,且找到相應機構,省去了大量時間、精力甚至資金。

2018年底,重慶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正式掛牌,2019年7月,涉外商事“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正式上線。截至今年2月初,通過該機制,重慶累計成功調解涉外商事案件184件,實現全國首例涉外商事訴仲對接。目前,該機制的線上解紛平臺正在建設當中,將以法院現有平臺為依託,建立網上對接工作模式,著力實現線上訴、仲、調“無縫”銜接。

重慶自貿試驗區的重要定位,就是當好政策創新的“試驗田”,且要敢於先行先試。

據市商務委介紹,掛牌成立5年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推動總體方案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全面落地,國家部署的複製推廣經驗案例和深化改革創新措施落實率超過90%。

同時,重慶自貿試驗區還堅持差異化探索,累計培育重點制度創新成果88項,其中7項向全國複製推廣,66項在全市複製推廣。

開放型經濟

世界跨境電商龍頭為何選擇牽手重慶西永?

今年1月,重慶西永跨境電商産業園(eBay園)暨渝貝跨境電商學院人才孵化基地,在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揭牌,標誌著西永微電園成功牽手eBay,將為重慶數千中小企業掘金海外市場提供幫助。

eBay落戶重慶西永微電園,看重的是其諸多優勢。

首先是發展環境。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片區是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大通道的始發點,能夠為跨境電商提供物流支撐。同時,重慶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定位,能夠讓eBay享受到很多好的政策。比如,該區域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創新制度,形成了“快速通關”“即報即放”等通關模式,實現了“全年無休日,貨到海關監管場所24小時內辦結通關手續”,能夠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便利化的通關服務。

其次是雙方發展方向契合。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片區微電園板塊是重慶外貿的主陣地,區域外貿進出口額常年佔全市四成以上。跨境電商,正是該區域目前發展的重點。據了解,2021年,西永微電園跨境電商全年業務量達78.31億元。

最後,是市商務委、重慶海關都非常支援西永微電園發揮好自貿試驗區的功能與優勢,進一步促進跨境電商的發展。

得益於eBay等企業助力,今年1—2月,西永微電園跨境電商進口完成交易額3.46億元,佔全市交易額的36.2%,新增跨境電商出口完成交易額27.35億元。

市商務委數據顯示,5年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超6.5萬戶,成功引進星光國際精準醫療創新中心等百億級項目以及德國埃馬克、萬國數據、中歐數字生態城等一大批標誌性項目。

重慶自貿試驗區還是重慶重要的産業集聚地。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巡府介紹,重慶自貿試驗區新設外資企業佔全市比重20%,吸引了全市超35%的外商直接投資,集聚全市超1/4的進出口企業,貢獻了全市約70%的進出口貿易總額。

重慶自貿試驗區內的企業品質較高。據統計,區域內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佔全市比重近20%,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佔全市比重超35%,高技術製造業營業利潤佔自貿試驗區內規上企業營業利潤比重超85%。

營商環境

重慶港開啟“啟運港退稅”模式

3月7日,兩江新區稅務局為百力通(重慶)發動機有限公司生産的400台汽油發動機辦理出口退稅,金額25241.76元。這是重慶“啟運港退稅”第一單。

“啟運港退稅,是重慶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的一項稅收創新改革政策。”重慶海關所屬重慶港海關副關長胡松介紹,以前,企業要將貨物運到出境港口並辦理結關手續後,才能申請退稅。如今,通過啟運港退稅政策,企業在啟運港辦理放行手續後就視同出口,即可辦理退稅手續。

這樣的便利,來得並不容易。2018年,重慶自貿試驗區果園港片區被納入全國啟運港退稅政策適用範圍。然而,當時的果園港因為功能等原因,暫時無法執行這一政策。

條件暫不準許,籌備工作卻能提前開展。在調研過程中,重慶發現,很多企業對這個模式的“興趣不大”,因為當時政策不準許企業在運輸經停港上下貨物。

為此,重慶海關將企業的訴求整理成材料,然後向海關總署彙報,再由海關總署向財政部、稅務總局等部委進行協調。幾番努力下,幾個國家部委對該政策進行了調整,增加了在運輸途中,經停港可上下貨的規定。

2020年,重慶海關、重慶市稅務局組織企業對啟運港退稅進行業務測試。

2021年,重慶市財政局、重慶海關、重慶市稅務局出臺政策,明確了重慶市啟運港退稅政策執行具體範圍和流程。同年底,隨著重慶水運外貿業務正式轉移至果園港,果園港正式具備了啟運港退稅政策落地的全部條件,相關申報流程也開始啟動。這也才用了上文説到的,在3月7日開具的“第一單”。

“啟運港退稅”在重慶落地實施後,提升了企業的資金週轉和使用效率,縮短了資金佔用週期,為外貿出口帶來更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借助這個政策,重慶還能帶動周邊城市的貨源往重慶港聚集,提高重慶開放的輻射帶動力。

5年來,重慶自貿試驗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還作出了不少探索和創新。比如,通過實施“集中審核作業模式”,打造關區集中審核作業中心,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間較法定時長縮減86.26%。再如,在通關時間上,推動海關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通關無紙化率達到99.9%;全面推廣“提前申報”,加強7×24小時預約通關保障。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重慶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分別壓縮73.85%和96.13%,超額完成國務院關於在2021年底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的目標任務。

川渝合作

川渝在全國首次實現“電子口岸卡”業務跨關區通辦

重慶和四川的外貿企業,有一項全國獨有的“福利”:能夠跨關區辦理“電子口岸卡”業務,且單次業務辦理節約近1000元,業務辦理時間壓縮2/3以上。

這項福利,源於重慶和四川兩地海關牽頭打造的“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項目。

這個項目能夠落地,其實是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的一次“破例”。

跨區域通辦業務,需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經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授權才可以操作。此前,國內從未有過先例。

川渝獨享“福利”,源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自貿試驗區的疊加效應。

目前,川渝兩地共有2000余家企業在川渝兩地跨區域進出口業務上有辦理需求。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推進,這一需求量也逐步增加。

在此背景下,重慶海關與成都海關一起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向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彙報,申請等。

最終,“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創新舉措獲得了支援。

重慶首次測試“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是在重慶自貿試驗區西永片區微電園板塊內,由一家從事製造加工的企業進行的。

去年9月,中國電子口岸數據中心重慶分中心、成都分中心,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重慶市分行四方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關銀一KEY通”川渝一體化項目正式落地。自實施以來,已惠及企業超過2000家,辦理業務約7000次。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背景下,兩地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協同開放示範區建設。

早在2020年,重慶市商務委和四川省商務廳就共同簽署了《共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工作方案》,明確表示將圍繞“制度創新、平臺共建、通道共用、産業協作、環境打造”五大重點領域,積極開展差別化政策先行先試,促進改革成果共用應用。

在自貿試驗區的框架下,川渝兩地已經取得了多項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創新成果,比如共同創建全國首個中歐班列合作品牌——中歐班列(成渝)號、多式聯運“一單制”等。 (楊駿   劉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