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物業收費,在許多地方是“老大難問題”,制約著小區管理。在重慶渝中區大坪街道,去年502棟老舊樓收費84.2萬元,收費率達到91.17%。
是什麼讓大坪的老舊小區物業收費不再難?街道給出的答案是:堅持把人員沉下去、讓問題浮起來,把機制轉起來、讓各方動起來,讓老舊小區居住品質不斷提升,居民滿意率不斷提高。
組織架構上,大坪街道堅持街社聯動,促進管理責任落實。街道以社區為單元,成立老舊物業管理工作小組,街道幹部、社區“兩委”班子全部納入,並將各社區的環境衛生、物業管理,與幹部職工績效獎勵、評優評先掛鉤,促進各級幹部的責任落實落地。
物業管理不是政府一家的事,大坪街道積極推動社企聯合,促進物業服務更全面。街道建立健全了“1+3+N”的物業聯繫制度,以社區黨委為核心,統籌物業服務中心、網格黨支部、物業服務企業等物業治理的“三駕馬車”,並與“e維修”、中國電信、眼視光眼科醫院等N個社會單位(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從家政維修、網路通訊和健康體檢等方面為老舊小區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例如,袁家崗、大坪正街、馬家堡等物業服務中心先後承接重慶市建科院、幹休所、德邦公司垃圾清運、大坪正街106號、長江二路147號和177號等物業服務管理業務,每年物業服務中心增加營收約10余萬元,進一步增強了物業服務中心的“造血功能”。
大坪街道在物業治理中發現,老舊小區民生問題隱患比較多,為了更好地解決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街道創新建立“居民點單、中心派單、網格接單、群眾評單”體系,對樓棟清掃頻次、家政服務範圍等問題,充分聽取居民意見,開展“功能表式服務”和重點群體到府維修。
價格方面,大坪街道探索形成了12元/月、15元/月和0.3元/平方米等不同等次的收費標準,堅持每月對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居民滿意度和訴求進行調查並給予及時反饋解決,逐步減少小區問題存量、遏制問題增量,真正實現了打通物業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精準服務、及時溝通、價格公道、以心換心,通過系列舉措,讓大坪街道破解了物業收費難的問題。(廖松 圖片由渝中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