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看黔江③】高坪梯田 風景如畫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3-25 11:03:32 編輯:李柯佑

又到一年春耕時節,在重慶黔江區鄰鄂鎮高坪村,上千畝梯田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迎來了勃勃生機。田間壟上,追逐春天的農人成了鄉間的一道風景。據了解,高坪梯田是目前黔江區規模最大的梯田之一,也是黔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區。


image.png    
即將豐收的梯田美景。黔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這裡一年可收成120萬斤稻穀,是當地農業主導産業之一,近日,黔江區融媒體中心“一村一品”看黔江系列報道採訪組走進高坪梯田,帶你近距離領略一番高坪梯田的獨特風味。

最美的農耕文化

春到三月,水滿田疇時,村民們便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序曲,分割成無數塊的水田裏,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

當清晨的陽光穿過山間薄霧的束縛,鋪灑在層層水田裏。由上千階稻田組成大規模梯田,從山頂向山腳延伸開去,層層疊疊高低錯落。

站在半山腰放眼望去,梯田裏農民們捲起褲管,輕扶鐵犁,在不時的吆喝聲中,耕牛拉著犁鏵一路向前,泥土快速向兩邊翻滾開來。耕牛、農夫、春蟲低鳴,便構成了春回大地、播種希望的如畫場景。


image.png    
春到高坪。楊敏/圖


60多歲的村民唐輝香是位犁田的好手,她邊幹活邊説:“在我們高坪村,很多家庭還保留著傳統耕牛犁田的習慣。山裏人都是種田的好把式,高坪梯田的海拔有點高,今年才開始耕田沒幾天,還要半個月左右才能全部耕完。”


image.png    
耕田。楊敏/圖


“傳統的農耕現在已經很少見了,尤其是用牛犁田已經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除了高坪,在黔江的其他地方很難看到這種規模龐大的、原始的農耕文化。”當日隨行的攝影愛好者楊老師告訴者,高坪梯田是黔江土家族、苗族人世世代代開墾留下的傑作。也是當地保存完整的大型農田設施,被列入黔江區農業農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文物梯田”,這裡獨特的農耕文化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

文物梯田四季如畫

有人説,高坪梯田,是黔江勞動人民世世代代用汗水澆灌出來的藝術品,因為它是一個四季美人,春穿花衫,水滿層疇;夏披綠紗,禾海滾浪;秋著紅裳,金穗漫山;冬裹銀裘,雪毯素裝。

據了解,高坪梯田又叫千丘田,作為現存罕見、保存完整的大型農田設施,2011年被列入黔江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拔高度在730至1000米之間,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至500米,約1120畝。上起高架山,下至深溪河,背靠灰千梁原始森林,層層疊疊,十分壯觀。

當日艷陽高照,一行人特意找了個高處俯瞰,只見層層疊疊的梯田水滿田疇,與堰塘、溪流、道路、油菜花、民居縱橫交錯,勾畫出一幅生機盎然的田園風光。然而當地的村民卻表示這裡最美的時候,是清晨雲霧繚繞的山巔與田間,美得動人心弦。高坪梯田因海拔較高,有的位置梯田的垂直高度甚至達到幾百米,所以田中的水與河流中的水蒸發而上,受氣流影響經常會形成雲海,水分又被周圍的木林吸納,化為雲霧煙雨。


image.png    
追逐春天的農人。楊敏/圖


層層疊疊的梯田,高低錯落,水田和旱田交錯的色彩搭配,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場面十分壯觀,年年歲歲演繹著中國自古特有的農耕文化和大地藝術。千百年來,這裡的山、水、林、田和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山頂的樹林蓄住雨水、半坡住人遇見更多陽光、下山坡佈滿梯田。縱橫交錯的水渠將水引入每一塊梯田,四季輪轉中村民們不斷地耕田種地,最終將高坪梯田演變成一種線條與色彩的藝術。

鄉村振興示範地

高坪梯田是黔江區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高山梯田景觀。千百年來,當地村民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不僅讓上千畝坡耕地變為了沃野良田,實現了穩定增收,還讓梯田景觀成為了當地知名的鄉村旅遊景點。

過去因村民外出打工,大部分梯田成為撂荒地。2018年,當地政府動員種糧大戶種植有機水稻,採用稻魚、稻蝦、稻鰍套種模式發展立體農業,將梯田打造成了黔江區鄉村振興的示範基地,有效保護了梯田,尤其是把農耕文化融入了鄉村旅遊,不僅使其更有鄉情、鄉味,還幫助村民實現了增收,提升了鄉村旅遊的重要內涵。據了解,如今高坪梯田有2000余畝,計劃今年全部用來種水稻,可帶動當地200多戶的勞動力,産值能夠達到400萬左右。


image.png    
追逐春天的農人。楊敏/圖


更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作為當地百姓的“世代糧倉”,如今的高坪梯田成了鄰鄂鎮一道靚麗的風景,每年插秧、打谷的時候,前來體驗農耕的市民可以説是絡繹不絕。時至今日,對於許多黔城的市民來説,趁著陽春,帶著孩子來到高坪村的青山綠水間,體驗一把農耕的快樂,成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既可以增強孩子們的勞動觀念,又能給普及現代農業知識。

“我們將以自然風光、田園生活為基調,圍繞‘一村一品’打造‘産村相融、農旅結合’品牌,以此帶動群眾增收,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鄰鄂鎮高坪村黨總支書記田國鋒告訴筆者。(田丹、黃英/文 楊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