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沙坪壩:促進農旅融合 “賞花經濟”美了村莊富了村民

發佈時間:2022-03-21 18:11:1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重慶市沙坪壩區歌樂山街道歌樂村頤麓歡歌生態園賞桃花、中梁鎮太寺埡森林公園賞鬱金香、中梁鎮龍泉村七彩祥耘·開心農場賞油菜花……當前,春光明媚,沙坪壩區各地鮮花陸續綻放,迎來眾多遊人賞花踏青。

近年來,沙坪壩區堅持高位推動、頂層設計,結合豐富的文化底蘊、良好的自然環境以及深厚的農業基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統籌推進農村“三變”改革,重點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提升以及文化傳承示範區建設等“硬仗”,形成以文旅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動樣板和示範。經過多年經營打造、沉澱提升,頤麓歡歌、太寺埡森林公園等各地賞花活動辦得有聲有色,“賞花經濟”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産業。

一片花海

營造“幸福生活”新場景

“山水林田花”“山川鐘靈秀”……這些都是對現在歌樂村的褒獎。然而,在2012年前,它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工業村,上百家中小型企業每年的産值達10多億元,那時村民靠出租土地或進廠打工就能輕鬆致富。從2012年開始,為保護主城“肺葉”,村裏開始按照生態保護的要求,實施産業轉型,逐步關停高耗能、高污染企業。

如何轉型?歌樂村兩委班子通過前往成都學習,集體研究決定圍繞生態搞農旅融合。於是,請來專家根據村裏的資源和距山下城區僅有不到10公里的區位優勢,科學制定了農旅融合發展的規劃。採取流轉加股份制的方式,從村民手中把土地經營權集中起來,然後由村裏集中投資建設並經營;村民將土地流轉給村集體,除獲得流轉金外,還可獲得利潤分紅。這一機制,不但有效集中了土地經營權,還讓村民也參與到農旅融合中來。

“過去以工業為主的歌樂村,現在成為‘頤麓歡歌’旅遊景區後,村裏的環境越來越好,村民收入也成倍增加。”歌樂村黨委書記陳剛説,近年來,該村通過土地流轉,以農旅結合為切入點,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村都被作為一個生態旅遊景區來打造,“頤麓歡歌”花海不僅給山下主城市民帶來了一個週末旅遊的好去處,也讓全村村民幸福感顯著增強。

做好“花樣”文章

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漫山的梨花、桃花、油菜花盛放形成的“美麗花海”不僅引來了遊客,也讓當地村民群眾吃上了“旅遊飯”,鼓起了“腰包”。不少村民“瞄”準商機,辦起了農家樂、民宿酒店、咖啡吧等。

“到頤麓歡歌看花、拍照的遊客一年比一年多,我們也一年比一年忙,趁著踏春的好時節,我們要把準備工作做巴適,讓遊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幾天,歌樂村頤麓歡歌生態園周圍經營農家樂的村民都忙著打理自己院子裏的環境,來迎接四面八方的賞花客人。

“頤麓歡歌的春季賞花節已經舉辦八屆了,每屆我都在開幕式現場賣一些涼麵、冰粉、狼牙馬鈴薯等小吃,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最多的時候,每天能賣六七百元錢。”村民彭方蓮高興地説。

陳剛介紹,2015年以來,每年鮮花盛開時,歌樂村就會舉辦“頤麓歡歌”春季賞花節,吸引周邊眾多遊客前來遊玩。同時,還組織策劃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等,給遊客帶來高品質、多元化的旅遊體驗。隨著旅遊火爆,村民收入成倍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歌樂村通過農旅融合,全村旅遊收入超過2500萬元,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2.35萬元。

延伸綠色生態鏈

讓未來發展勁頭更足

除了春季賞花外,遊客在“頤麓歡歌”還享受到生態垂釣、石林觀景和野外露營等樂趣。在夏季,還會舉辦採摘節,為遊客提供紅花桃、歪嘴李、翠冠梨、雨水紅葡萄等水果採摘體驗,延伸觀光旅遊産業鏈條。目前,園區已建成有機果園約500畝,栽種有10余個果樹品種共2萬餘株。果樹全為有機種植,沒有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農産品受到眾多遊客青睞。

為拓寬農産品銷售渠道,在今年的賞花節上,歌樂村還引進重慶郵電大學“義工益農”團隊,將為頤麓歡歌打造一個全新的溯源物聯網電商平臺。

“我們團隊將發揮物聯網優勢,從銷售源頭、渠道、售後、服務等多個方面,提高農戶産品知名度和銷售的透明度,讓農戶賣得放心、用戶買得安心。”重慶郵電大學“義工益農”團隊相關負責人説。

“下一步,我們準備進一步完善基地的基礎設施,壯大賞花産業,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對於鄉村的發展,陳剛信心滿滿地説。

據悉,不僅歌樂村推出特色賞花旅遊節會,近年來,沙坪壩區還在中梁鎮等地,舉辦了鬱金香、桃花、油菜花等特色賞花旅遊節會,不僅激活了沉寂的鄉村,也鼓起了村民的錢包。通過積極探索“賞花”模式,拉長多元化産業鏈條,把“賞花經濟”和鄉村旅遊進行無縫對接,打造出以花為媒的鄉村振興新亮點,不僅美了鄉村,也富了村民。(江曉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