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五新四城”新理念 西部小城的“大作為”路徑

發佈時間:2022-03-16 13:27:54 來源:封面新聞 責任編輯:珍珍


鐘鳴,重慶宸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上世紀80年代末,從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後,他去到美國留學深造,隨後在矽谷從事半導體研究近20年。2010年,鐘鳴回到祖國,此後便一直在上海從事感測器及測控方面的工作,並在該領域頗有造詣。

image.png


璧山秀湖公園在藍天白雲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謝捷/攝

就是這樣一位“高精尖”人才,在2020年,與地處西部的小城——重慶璧山結下了“緣分”。“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到璧山訪友,發現這裡環境秀麗、人傑地靈,又恰逢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落戶,於是便有了在璧山開設一家測控技術公司的想法。”鐘鳴説。

2021年8月,在重慶高新技術産業研究院的支援下,鐘鳴創立了重慶宸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併入駐到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創新生態社區。

image.png


璧山“企業之家”。曾清龍/攝

成立不到一年時間,致力於MEMS感測器的自主研發和製造的宸碩測控已經在業內小有名氣。“我們正在和國內外多所高校合作,針對高精度、半導體、晶片設計等相關方面技術進行研究突破。”鐘鳴表示,公司的目標是瞄準國際一流,努力成為行業領先的MEMS感測器研發單位。

就在鐘鳴接受封面新聞採訪的同時,他所在的辦公樓,另外50余家創新團隊也正在朝著各自的既定目標進行著研發創新工作。而整棟大樓,目前已經孵化出科技成果252項。

“五新四城”精心謀劃前行路徑

鐘鳴和其他科技人員落戶璧山,實現價值體現的情形,其實只是璧山創新生態社區裏很普通的一個場景。因為翻開璧山未來發展藍圖,可以清晰看到,當地正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而為科創高地提供支撐的路徑來自於“五新四城”。

“五新”圍繞高品質發展樣板區的“塑形”: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成為重慶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策源地;打造製造業發展新引擎,成為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新的動力源;打造城鄉融合新範例,成為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的典型樣板;打造營商環境新標桿,成為重慶全市投資興業、創新創業的優選地;打造對外開放新門戶,成為重慶內陸開放新高地。

“四城”則圍繞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推進:建設生態之城,成為踐行“兩山論”的標兵示範;建設儒雅之城,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典範;建設活力之城,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秀目的地;建設一生之城,成為共建共治共用的民生幸福標桿。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藍圖細化為路徑,路徑再分解成任務。


未來5年,璧山將全面推動創新發展,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建好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形成“一區多園”發展格局;大力發展研究院經濟,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爭創2個國家級、50個市級創新平臺;強化企業自主創新,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5%以上,每年新增專利1500件以上;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出臺重點創新企業“一事一議”人才支援政策,用好創新券支援企業購買科創服務,爭取科創板上市企業實現零突破。

未來5年,璧山將加快轉型升級,打造製造業發展新引擎,為高品質發展提供蓬勃後勁——

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百家品牌價值高、擁有核心專利的優勢企業,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智慧化改造全覆蓋,推動千家企業“上雲上平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力爭形成千億級和百億級産業集群,每年新發展市場主體8500家;實施品質品牌提升行動,爭創國家智慧財産權示範城市,力爭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突破25件,新增一批國家級品牌。

未來5年,璧山將用更寬廣的胸襟擁抱發展,從城市到鄉村,從一地到區域,從全市到世界,讓高品質發展的舞臺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璧山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把高品質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相得益彰。

image.png


快速發展中的璧山國家高新區。曾清龍/攝

根據規劃,未來5年,璧山堅持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城市還給人民,成就一座現代宜居之城。

厚植優勢,建“生態之城”——打造公園城市,新增城市公園5個,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增加到21平方米;築牢綠色屏障,“三河”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48%以上;倡導低碳生活,構建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建設城市慢行系統,建設“無廢城市”、節水型社會,綠色環保節約成為生活新風尚。

延續文脈,建“儒雅之城”——提升城市文化厚度,實施“城市記憶工程”,大力保護文廟等文物古跡,多形式多載體再現古道文化、狀元文化、抗戰文化等歷史文脈,實施文藝精品工程,推出更多“璧山原創”“璧山出品”的匠心之作;提升全民綜合素質,以全國文明城區創建為契機,力爭首創首成。

補齊短板,建“活力之城”——打造獨具魅力的數字化試驗場,高起點規劃建設玉泉湖國家級數字文創産業園,建成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打造量子資訊安全託管全國運營中心;打造時尚前沿的消費目的地,發展“首店經濟”,振興一批璧山“老字號”;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集聚地,新增2萬名專業人才,吸引優秀科學家、企業家創新創業。

image.png


人氣爆棚的楓香湖兒童公園。曾清龍/攝

人才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要打造“五新四城”,建設高品質發展樣板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人。用人才的智慧和力量,為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智力支撐。

“如玉璧山,惜才如玉”,這句口號不僅深入人心,還體現在具體的頂層設計上。璧山區出臺了人才政策十條(試行),這十條政策,分別從安家補助、地方貢獻補助、支援重點産業技術研發、支援柔性人才、博士後培養資助、青年人才團隊創新創業資助、支援企業自主引才、支援企業自主引才、住房保障和“管家式”服務等十個方面進行規劃,相對應的具體措施達到30條。

圍繞相關政策,璧山構建“1+2+4+N”引才平臺體系,縮短引才物理空間,拓展人才來璧創新創業渠道,讓各類人才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

2021年2月,集招才引智、招商引資、城市宣傳、項目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璧山人才飛地,在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啟用,實現了“人才在成都,貢獻回璧山;項目在成都,轉化在璧山”的引才模式。

同時,璧山先後選派8名優秀年輕幹部赴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等人才工作聯絡站頂崗鍛鍊,共收集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資訊300余條,成功匹配50余條,引進各類專家人才200余人次。

此外,璧山還徵集打造人才工作品牌,不斷推動品牌IP與人才活動融合發展,“百名博士璧山行”“百名專家璧山行”“重慶·璧山英才大會”等引才活動貫穿全年,人才工作辨識度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在引人的同時,璧山又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相繼出臺鼓勵科技創新二十五條、加快發展研究院經濟實施方案等政策。

“一引一激活”推動璧山創新創業氛圍濃郁,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增長到3.25%,高新技術企業達300余家。以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比亞迪動力電池研究院、青山DCT研究院等為代表的249家研發機構活力迸發,全區各類平臺集聚人才的“磁石效應”愈發凸顯。

數據顯示,在已建成的30平方公里璧山高新區內,入駐工業企業1724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335家;培育科技型企業1417家,高新技術企業300余家,建成各類研究院公司30家,集聚科研人員618人,科研儀器設備原值達到1.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億元。

人才進入的帶動效應,還為當地人口紅利的持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據統計,璧山已連續9年實現人口凈流入,中心城區的人口數量正朝著百萬級邁進。

“創新服務”解決後顧之憂

有了人才,還需要給人才提供“魚躍鳥飛”的環境,這就是當地孜孜以求的良好營商環境。

從2019年10月開始,璧山便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創新搭建運作“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新型政企互動機制,把服務貫通到招商、營商、安商全過程,融入到生産、生活各場景。

政企互動機制的具體路徑是:轄區範圍內的市場主體通過撥打96006服務熱線、線上提交和“企業之家”“城市生活館”等10余種渠道,就投資創業、生産經營、生活服務等方面問題訴求和建議,發起“吹哨”;政府整合各方力量和渠道將收集到的問題訴求統一歸集甄別、分類交辦、辦理反饋、回復評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實現“部門報到”。

經過兩年多運作,政企互動機制正從企業“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轉變,實現營商環境向發展環境的綜合迭代。成果顯示,璧山行政服務中心服務效能躋身重慶市一流水準,審批事項和時限分別壓減35%、90%;互動機制創新推出的“八大資金池”,提供 46.5億元貸款紓困企業670家,當地實現投融資改革有力有效,政府債務安全可控。

不僅如此,璧山還通過積極探索“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從遠端調解到線上答疑,從“雲”上找律師到智慧法務企業“點餐”,有效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向移動服務、隨身服務、個性服務方向發展,加快推動轄區內市場主體發展,為其走出國門、開拓市場保駕護航。

“落戶在璧山,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璧山的企業經營者們紛紛感嘆。

“五新四城”路徑帶來的願景

站在新的起點,錨定“五新四城”前行路徑,璧山發展的期許與機遇,既有中央、重慶市給予的定位,又有各種政策優勢的疊加。帶來的發展優勢,更是給人提供了想像空間——

無縫連接重慶中心城區,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重點片區;重慶新機場選址落戶,未來13個融城隧道聯通中心城區,“4高鐵6軌道8高速”交織成網;重慶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産業體系健全、龍頭拉動有力、創新動力充沛,具有強勁的發展動能;重商、親商、安商氛圍濃厚,教育人才優勢不斷釋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金字招牌”凸顯分量,具有宜居宜業宜遊的良好本底。

未來五年,璧山地區生産總值增速位居重慶全市前列,邁入千億級經濟大區行列,數字經濟産業增加值佔比提高至35%,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3.5%,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下降14%,傳統産業、新興産業、未來産業協同發力,形成四大引領性産業集群,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片區誕生一批標桿性科創成果,成為重慶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創新型經濟強區。

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鎮化率達到80%,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富集,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9.5歲,中新(重慶)科技城揚帆起航,“山水交融、百園千姿”的公園城市品牌塑造成型,以黨建為引領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成為重慶人才薈萃活力迸發的生態宜居區。

五年之後,再看璧山,必將又是一幅嶄新畫卷!(李茂佳/文   曾清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