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國家發改委公佈了最新一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植恩生物、中冶賽迪、惠科金渝和建安儀器4家渝企入選。至此,重慶已有“國字號”企業技術中心4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14家。
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通過創新鏈佈局産業鏈,“雙鏈耦合”是今年重慶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其中,加強以企業技術中心為平臺的技術創新研發,則是重中之重。
創新驅動,重點在産業,關鍵在企業,作為工業經濟創新主導力量的1054家渝企技術中心,如何為創新“挑大梁”?這些企業技術中心有哪些優勢和不足?筆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技術中心讓産業鏈“串珠成鏈”
技術中心如何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先來看一組案例。
作為國內生産規模最大的專業變速器生産企業之一,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依託自身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通過與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一舉突破國産變速器技術瓶頸,目前其自主研發的新産品對企業銷售收入貢獻率達到55%以上。
和青山工業一樣,重慶渝化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也是依託自己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搭建創新平臺,形成了天然氣化工、氯鹼化工等産業集群,在去年“出道之年”就取得“開門紅”,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超100億元,利潤超20億元。
同樣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對環保材料進行創新研發,為電子、醫療、航空等多個産業領域提供所有節能材料及解決方案,連續數年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超50%的增長。
這些技術中心是如何在企業創新發展中發揮作用的?
“技術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彌補實驗室産品與産業化之間的缺失環節,解決行業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的問題。”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瑋認為,當前不少企業存在著“技術研發—成果擴散—商業化—産業化”産業鏈銜接不暢的難題,創新成果難以實現産業化,企業技術中心的作用,正是打通實驗室産品與産業化之間的“通道”,讓産業鏈“串珠成鏈”。
比如,以康佳光電為載體的市級微發光二極體新型顯示創新中心為例,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已牽頭陸續開發出20多款産品,投入量産10多個項目,在新型顯示技術産業領域實現了多個上下游企業集聚和技術融合。
技術中心數量偏少,創新能力有待提升
雖然部分渝企通過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嘗到了甜頭,但從整體看,渝企在技術中心方面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企業技術中心的數量和創新能力培育兩個方面。
從國家發改委此次公佈的企業技術中心總名單來看,目前國內共有1601家“國字號”企業技術中心,其中重慶有40家,佔比僅近2.5%。全市現有的1014家市級技術中心,在全市近8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中,佔比也只是12%左右。
重慶的企業技術中心數量偏少,與企業難以滿足技術中心創建評審的“硬指標”有關。市經信委負責人介紹,企業要創建國家級技術中心,首先要獲評為市級技術中心,後者的“門檻”包括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在行業中具有顯著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每年研發經費支出不低於150萬元,專職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不少於30人,技術開發儀器設備原值不低於300萬元等。客觀上,能夠“夠得著”的重慶企業,本身就偏少。
對於已經創建國家級或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的渝企而言,在創新能力培育方面,包括重大引領性的研究成果不夠、帶動性強的科創企業不多、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平臺不大、領軍型的科創人才不足等,都是制約其創新成果進一步轉化的“短板”。
“要增加企業技術中心數量、提升其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是當務之急。”重慶生産力促進中心副研究員廖敏表示。
廖敏建議,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規模,要從“培育科技型企業孵化器、推進環大學創新生態圈發展、做大做強高新技術企業規模”等多個方面做文章,通過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此提升科技型企業發展品質和群體規模。
未來3年全市半數工業企業將設立研發機構
為增加企業技術中心數量,提升其創新能力,一場行動已經在重慶展開。
市經信委表示,按計劃,今年內,全市企業中有研發機構和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數量佔比,將分別提高到35%、48%左右。到“十四五”末,全市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的佔比將達到50%。
“要創建更多國家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加大培育製造業創新中心,建成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是前提。”市經信委負責人表示,培育製造業創新中心將通過整合企業、高校、研究院所各方資源,形成行業性研發中心惠及更多企業,增強其研發能力,從而帶動更多企業達到企業技術中心創建“門檻”。
“目前我們已經梳理出33條重點産業鏈,並圍繞産業鏈提出了技術需求清單,以此推動院校、研究院所、企業開展協同攻關,解決産業發展中的技術創新問題。”該負責人説,推動産業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將是今年全市營造創新氛圍、推動技術研發的主旋律。
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方面,市經信委、市科技局等將通過實施科技企業成長工程和企業研發機構倍增計劃,支援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以此大幅度增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並集中精力培育一批帶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強的骨幹企業,實施重點科研項目“揭榜挂帥”,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開發一批“硬核”産品,促進創新鏈與産業鏈深度融合。(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