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中心城區城市綠地率將不低於40%

發佈時間:2022-03-14 11:34:34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珍珍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地總量、綠地品質、生態安全顯著提升,園林綠地佈局更加合理,城市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城市環境更加宜居,達到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方案》提出將建立健全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制度。由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加強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強化並完善城市生態、生物多樣性、古樹名木、歷史名園、病蟲害防控、園林工程品質安全監管、城市義務植樹等園林綠化管理機制。

《方案》還提到強化城市生態宜居性。由市城市管理局牽頭,加大各類城市綠地建設力度,到2025年,中心城區城市綠化覆蓋率不低於43%、城市綠地率不低於40%;編制城市公園建設規劃,合理佈局公園綠地,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於14.8平方米、每10萬人擁有的綜合公園不低於1.5個;結合城市更新,採取拆違建綠、留白增綠等方式,確保中心城區各區城市綠地率最低值不低於28%,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最低值不低於5.5平方米。

《方案》將提升城市健康舒適度與加強城市安全韌性列為主要任務。由市住房城鄉建委、市水利局、市林業局等單位牽頭,統籌防洪排澇、截污治污、生態修復,推進河流綜合治理,消除建成區內黑臭水體;開展城市濕地資源調查、監測,制定濕地資源保護規劃並嚴格實施。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城市管理局等單位牽頭,開展山體及廢棄地生態修復,具體包括建立山體及廢棄地修復治理的長效機制,持續推進坡坎崖綠化美化,消除城市“禿斑”等。

《方案》還提出突出城市風貌特色,具體包括加強城市歷史風貌保護、加強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保護管理等措施。根據《方案》,我市將明確古樹名木養護責任單位,完成古樹名木後備資源普查、建檔、掛牌工作,古樹名木及後備資源保護率將達到100%。(崔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