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準共建經濟大動脈 高品質共贏合作大開放

發佈時間:2022-03-08 10:22:51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珍珍

地圖來源:《重慶市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方案》




資料來源:西部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      製圖/喬宇

核心提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水準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3月7日下午,重慶舉行兩會專題雲記者會,線上邀請代表委員圍繞“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如何進一步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貫通南北、銜接陸海、協同沿線的經濟大動脈”建言獻策。同時,重慶日報聯動廣西日報、四川日報、貴州日報、甘肅日報、海南日報等省級黨報,邀請所在省區市代表委員聚焦“高水準共建經濟大動脈高品質共贏合作大開放”主題,暢談共贏合作,謀劃創新發展,書寫對外開放新篇章。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渝北區委書記于會文:

建設高水準開放臨空大區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渝北區是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要承載地,渝北區將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深度參與中新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和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以深化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契機,力爭到2026年實現江北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60萬噸、躋身全國前五,5年進出口總額累計突破1萬億元,成為面向東盟、外聯歐美、輻射全球的臨空經濟、樞紐經濟示範窗口和成渝地區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

建設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渝北從四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成立渝北區口岸物流産業發展中心,發起成立西部地區航空樞紐全産業鏈大聯盟。二是全力支援機場T3B航廈及第四跑道建設,力爭引領成渝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成為世界航空網路重要節點。三是做好水陸空無縫對接,實現貨運“零換裝”、客運“零換乘”。四是深化與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合作,打造中新航空物流轉机集結中心和全球重要供應鏈控制中心。

重慶日報記者   顏若雯  王亞同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交通局局長許仁安:

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通行能力和銜接水準

截至2021年12月,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累計運輸27.2萬標箱,運輸貨值約478.9億元,重慶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地位不斷凸顯。

重慶將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通行能力和銜接水準,推動重慶加快成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聯動發展的戰略性樞紐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在全力提升通道能力上,將聚焦通道東中兩線能力擴容,加快補齊短板,推進大能力主通道建設。在全力提升物流效能上,提升通道多式聯運發展水準,推動形成多路徑、多方式的鐵海聯運、國際鐵路聯運、跨境公路班車運輸網路,加強與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高效聯動。積極推動蘭渝高鐵、萬州至黔江高鐵等項目納入國家相關規劃,爭取國家早日啟動重慶新機場、渝湘高鐵黔江至吉首段等項目。

重慶日報記者  王亞同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政協副秘書長王濟光:

推行鐵路運單物權化和鐵海聯運“一單制”

近年來,重慶不斷加大同沿線省區市和有關部門溝通配合,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走深走實,取得一系列成效。

但成效的背後,同樣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受國際國內多種複雜因素交織作用的影響,西部陸海新通道現階段尚未形成有效的組織協同機制,難以有效組織通道國際物流及延伸配套資源,高品質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仍然面臨不少問題與挑戰。

建議進一步明確通道及樞紐建設的各項任務,發揮好國家和地方兩個協調機製作用。在此基礎上,堅持對話交流、協商共建、融合發展,深化RCEP各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

在我看來,推行鐵路運單物權化和鐵海聯運“一單制”,形成以中國規則為標準的貿易物流金融體系,是高品質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關鍵一環。應持續推進鐵海聯運“一單制”,加強鐵路與海運規則對接,推進鐵路、海運作業單證電子化和數據共用開放,研究推進鐵海聯運班列鐵路運單與海運提單銜接,拓展國際貿易和金融增值服務。

重慶日報記者  周尤  戴娟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延強:

儘快讓內陸地區通往北部灣東中西三線主通道全面暢通

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今年將堅持“陸海統籌、雙向共濟”理念,協助推動平陸運河、黃桶至百色鐵路開工建設,儘快讓內陸地區通往北部灣的東中西三線主通道全面暢通。

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將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把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作為事關廣西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全局的牽引性工程做好。此外,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海南自由貿易港協同聯動,深化與湘滇黔等周邊省份合作,大力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交通、物流、商貿、産業深度融合,推動新通道真正成為貫通南北、銜接陸海、協同沿線的經濟大動脈。搶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機遇,加大與東盟的開放合作,進一步激發新通道對經濟的重大拉動作用。

廣西日報記者  簡文湘   王春楠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商務廳廳長曾卿:

構築高能級開放通道樞紐建設高能級國際物流通道

去年12月,中老鐵路(成渝-萬象)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分別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和重慶國際樞紐園區始發。這是中老鐵路貫通後,成渝發出的首列國際鐵路直達貨運班列。

四川近年來緊緊瞄準東盟市場,2021年對東盟進出口1818.5億元,東盟已連續多年成為四川前三大貿易夥伴。四川堅持把南向開放作為對接新興大市場的主攻方向,實施暢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合作三年行動,加強與重慶、廣西等地合作聯動,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支援組建四川陸海新通道公司,深度融入南向自由貿易網路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下一步,四川將重點在構築高能級開放通道樞紐、建設高能級國際物流通道等方面發力。

四川日報記者  陳碧紅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現代物流産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德芹:

按照“通道+樞紐+網路”現代物流體系要求規劃佈局

今年春節前夕,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援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給貴州人民送來的一個“大禮包”。現代物流集團將充分發揮水運通道打通後的低成本運輸優勢,提升集團在流通領域的優勢與集貨能力,深化跨區域合作,助推全省高品質發展。

現代物流集團正按照“通道+樞紐+網路”現代物流體系要求,圍繞融入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目標,進一步完善現代物流體系的規劃佈局。重點推進農産品流通體系和大宗商品供應鏈整合服務體系建設,構建集團業務資訊管理系統和內控管理系統,推進智慧物流園區建設,打造“一體兩翼”的資訊管理體系。

貴州日報記者   馮倩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范鵬:

把新通道變成以外激內以東帶西以南促北大平臺

我省積極推動蘭渝鐵路、寶蘭高鐵等重大交通項目建成投運。特別是蘭渝鐵路通車,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的交通骨幹樞紐,打通從西北到西南至出海口距離最短、最便捷的通道,使西北地區通達川渝直至東南沿海能力顯著提升。

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建設發展是甘肅抓好“一帶一路”最大機遇的最佳平臺。下一步甘肅要做好貨源組織,促進産業結構調整,盡最大努力降低貨運成本。同時發揮“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通道重要節點、國際陸港國際空港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開放平臺作用,推動大型物流企業和供應鏈管理企業深度合作,把新通道變成以外激內、以東帶西、以南促北的大平臺。

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全國人大代表、海航集團黨委委員廖虹宇:

配套財稅制度激勵政策增強力度讓市場主體更有獲得感

同是國家戰略,海南自由貿易港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互促共進,相互融合,將為海南、廣西乃至更多地區帶來“1+1>2”的長遠效益。

2021年8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品質建設實施方案》,其中在強化重點樞紐功能方面,著重提出要打造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

首先要加大建設和完善航運樞紐基礎設施。在硬體基礎夯實之後,則是制度層面的創新與優化。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的船舶登記制度應更加國際化、開放化、便利化。航運配套的財稅制度和激勵政策也要進一步增強力度,讓市場主體有更實在的獲得感。2025年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應思考如何通過航運總部經濟,來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蓬勃發展。

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