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70余億元辦理了506件省、市民生實事;全國居家養老服務標桿企業安康通落戶廣安,開啟廣安市智慧養老服務新模式;開通西南片區跨省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業務;首個“老齡食堂”營業,解決空巢和高齡老人就餐難題;榮獲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考核驗收“優秀”等次並獲得專項獎勵,是全省本批次試點中唯一獲得獎勵的城市……
這是廣安市第五次黨代會以來交上的民生答卷。從醫療到教育,從就業到養老,從人居環境到基礎設施建設……一件件民生實事溫暖著千家萬戶,一幅幅溫暖的民生圖景在人們身邊徐徐展開。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五年來,廣安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厚植民生底色,認真貫徹中央、省委民生實事決策部署及“六穩六保”總要求,強化保障、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全市各項民生事業不斷繁榮發展,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瞄準幸福指數
民生工程穩步推進
10月29日,筆者來到廣安區新平街附近,一座全新的濃洄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映入眼簾。當天,該中心吸引轄區不少老年人到此體驗。在一樓康復訓練區,老人們正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操作著各類康復訓練設備,並紛紛表示體驗感非常不錯。
“這是廣安區首個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將於11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濃洄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主任方崇平介紹,與傳統養老機構相比,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公益性更強,可以提供醫療康復、養老照護、休閒文娛等多種服務,滿足社區群眾健康養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將由專業醫護團隊提供日托、全托護理服務,可容納8名生活不能自理、12名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將用24小時的醫養一站式服務實現“小病不出院,大病及時治”。
居家和社區養老綜合體的建立只是廣安市不斷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提升民生福祉的一個縮影。五年來,廣安市建立健全系列民生工作機制,強化各級各部門民生工作責任意識、擔當意識,順應群眾期盼,將教育、養老、醫療等領域項目作為全市重點民生實事來抓,統籌安排、彌補短板,助推城鄉一體化發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高。
看養老——一座座養老機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孕育而生,養老服務水準不斷提高。五年來,廣安市引進養老項目40個,建成老年大學6所、養老機構190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324個、農村幸福院388所,養老床位總數2.83萬張,醫養結合養老機構14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100%、84.2%。
看教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學位供需基本平衡。五年來,全市累計實施公辦教育項目1400余個,改造學校校舍30.88萬平方米,新增校園面積41.4萬平方米、校舍75.6萬平方米,新增價值4.4億元的儀器圖書及電腦。全市207所鄉村小規模學校、72所鄉村寄宿制學校和所有中職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到省標,所有學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85%以上中學生、92%以上教師擁有網路學習空間。
看醫療——公共醫衛發展蹄疾步穩,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全民。五年來,廣安市不斷提升公立醫院服務能力,醫療保障體系規範運轉,全市參保率穩定在96%以上。城鄉居民“兩病”認定人數達19.36萬人,待遇享受18.69萬人次。為90.43萬人次貧困人員全額代繳醫保費2.27億元,醫保報銷共傾斜支付1.7億元,實現貧困人口三重保障全覆蓋。
聚焦“三個辦”
民生實事成效顯著
11月10日一大早,“黃鼻子”校車駛出華鎣市慶華鎮幼兒園,開始了一天的接送工作。華鎣市高興鎮過江村村民羅中文在家門口將孫女交到跟車老師手中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在幾個月前,羅中文還在為孫女上幼兒園的事犯愁。“我腰不好,孫女上學路程遠,以前都是她哥哥帶她每天早上走20多分鐘的路去趕班車,很不方便。”羅中文説。
長期以來,廣安市部分農村區域的適齡幼兒上學路程較遠,缺乏安全、便捷的交通工具入園就學。為此,廣安市將“解決農村幼兒入園乘車難”項目納入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四個一批”重點辦項目,計劃為46所農村公辦幼兒園(含附屬幼兒園)配備校車,目前已配備、投入使用15輛。
自從校車到位後,讓偏遠山村的適齡幼兒能夠接受正規優質教育,讓家長省心放心不再奔波,還讓農村幼兒園學生人數不斷增加,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農村幼兒入園乘車難、老舊小區亮凈整治、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戶辦證難……針對群眾關心的痛點難點問題,2021年廣安市持續大力度發展民生事業,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創新推出“三個辦”自選動作,堅持“重點辦+面上辦+大家辦”,分層分類開展實踐活動。
市委、市政府牽頭“重點辦”,10個項目已完成5個,其餘正加快推進,現已投入資金1003萬元。各地各部門認領“面上辦”,415件實事目前已完成350件。每名黨員幹部參與“大家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溫暖送到心坎裏”活動,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困難群眾完成“微項目”“微心願”“微實事”37.9余萬件。
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十三五”期間,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會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安排部署民生實事推進工作,各地各單位緊緊圍繞省、市重大決策部署、重點項目、群眾呼聲較高的民生實事狠抓落實,市委目標績效辦牽頭形成民生實事實施方案,同時將其納入目標績效管理考核體系,確保每一筆資金都用在刀刃上,真正做到民生實事項目辦一個成一個。
整治最不滿意的事
民生福祉不斷提升
近日,在位於廣安區的禦江華庭樓盤建設工地,這處3年前的爛尾樓續建工作正有序展開。
“禦江華庭最初是由廣安市宏泰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2018年底處於爛尾狀態,2019年10月進入破産重整。我們成立工作專班之後,做了大量的工作,2020年11月正式復工續建。”禦江華庭專班負責人蔣建國説,目前工作進展非常順利,正在抓緊做掃尾工程,爭取年底交房。
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廣安市創新開展“人民閱卷·廣安行動”,通過工作調研、問卷調查、網路留言、基層座談等多渠道徵集“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其中,“房地産辦證難”位列榜首。為切實解決廣大購房群體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廣安市組建工作專班,堅持問題導向,減存量、遏增量,全力化解房地産領域接房難、延遲辦證等問題。
前不久,廣安區中橋街道南苑小區的居民陸續領到了苦苦等待幾年的房産證。“今天接到通知叫來領房産證,盼了這麼久,終於拿到房産證了!”南苑小區業主羅靜説。
2018年以來,全市梳理出的72個延遲辦證項目,其中63個項目近5萬套房屋完成不動産權首次登記,7個“爛尾樓”項目陸續被盤活,39個“問題樓盤”在全省率先被清零。物業管理差、小區私搭亂建、城區停車難、噪音擾民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也陸續得到有效整治。
增進民生福祉,農村地區也是重點區域。為解決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産業發展滯後等制約發展的難題,在完成省定民生任務的基礎上,廣安市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納入市自辦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間,在823個村安裝農村路燈6.67萬盞,改造農村戶廁19萬戶,公路加寬1809.3公里,建設鄉鎮客運綜合站16個、村招呼站3010個、鄉鎮文體廣場165個,極大地解決了農村基礎設施瓶頸,增強了農村發展基礎和後勁。
五年來,廣安市所實施的每一件民生實事都是市委市政府對群眾的莊重承諾,也是改革成果共用的具體體現,更是群眾安居樂業的最好詮釋。
回眸過去的五年,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貫穿于廣安闊步前進的每一個瞬間。五年來,廣安市始終聚焦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薄弱環節,從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加大民生投入,辦好民生實事。
如今,一幅名為“幸福”的民生畫卷正徐徐展開,一個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好消息不斷呈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氣越來越足,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也更加靚麗。(黃姝穎、廖小兵、文思童、黎紅剛、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