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交管中心勇當交通疫情防控“排頭兵”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09 17:28:15 編輯:珍珍

“黨和部隊培養了我,那我就應該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今年44歲的退伍老兵張大見對筆者説到,他和身邊的駕駛員們都為能夠參與到疫情防控中深感自豪。

自11月2日兩江新區在重點區域開展核酸檢測以來,兩江新區交管中心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組織轄區應急保障運輸企業實施應急運力徵調,迅速完成車輛、駕駛員集結,確保“車在位、人待命”,一百餘臺應急運輸車輛“整裝待發”。

圖片由兩江新區交管中心授權發佈

連日來,這些駕駛員幾乎沒有回過家,24小時隨時待命,為了在有效時間內儘快將檢測標本運到醫院,他們幾乎不間斷地身穿防護服,每天最多睡四、五個小時,吃飯也完全不固定。

脫了軍裝,我仍是一個兵

26歲的安廷玉是參與此次核酸檢測標本運輸大部隊中的一名駕駛員,從事運輸行業三年,之前當了兩年兵。

運輸核酸檢測標本,看似簡單,實際上標本對環境的要求極高,必須放置在專門的轉運箱中,且必須在4小時內送至實驗室,否則將會失效。兩江新區最多時共有數十個核酸檢測點,無法採一個送一個,而是隔一段時間批量轉運一次標本,轉運車輛和人員的調度、運送路途等因素,都需要時間。

安廷玉   圖片由兩江新區交管中心授權發佈

這種情況就要求駕駛員們必須24小時待命,隨時等待點長的召喚。每天只能休息短短四五個小時,且必須長時間穿戴防護服,不敢喝水、吃飯無法固定……面對這些困難,安廷玉絲毫沒有猶豫,立即加入運輸大軍當中。

“脫了軍裝,我仍是一個兵。”安廷玉表示,自己的女朋友是一名護士,儘管這段時間聚少離多,但她絲毫沒有埋怨,只是囑咐安廷玉一定要做好防護,“她非常理解和支援我。”

張大見   圖片由兩江新區交管中心授權發佈

與他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張大見,“這是公司對我的信任,而且我是共産黨員,曾經是一名軍人,我一定要不計得失地做好!”11月2日,接到運輸任務,張大見立即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抗疫當中。

運輸核酸檢測標本存在著一定的感染風險,因此運輸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我第一天運輸時,害怕穿著防護服到餐館吃飯,會引起顧客和餐館老闆的恐慌,脫了防護服又怕浪費醫療資源,所以只有等到運輸結束才去吃飯。”安廷玉表示,將自己的困難向領導反映後,吃飯問題很快便得到了解決。在兩江新區交管中心的及時協調下,如今所有參與運輸的人員都能在檢測點吃上熱氣騰騰的可口飯菜。

圖片由兩江新區交管中心授權發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事實上,由於標本運輸的緊迫性,駕駛員們的吃飯時間始終不固定。“有幾次,我完全沒有時間吃飯,只能將飯菜放在車上,等吃到飯的時候,飯菜早已涼了。”張大見向筆者介紹。

24小時隨時待命

作為抗疫前線的“運輸兵”,張大見每天都開足了馬力與時間賽跑——4天的時間,24小時待命,哪需要就前往哪,累計運送核酸檢測樣本61趟次。用近乎不眠不休的工作狀態,為全區的核酸檢測工作爭取了更多的時間。

為了更快地將核酸樣本安全地運送到指定地點,他抽中途休息的時間自己開空車到周邊區域熟悉環境,研究運輸路線,在不違反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想辦法縮短點與點之間的運送時間。

“自己是一名黨員,又對周邊環境比較熟悉,必鬚髮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張大見説,他即使在休息時間也一直關注著運輸一線的情況,一旦有駕駛員提出運輸路線等方面的困難和疑惑,第一時間主動溝通。

在張大見的帶動下,所有駕駛員都積極主動參與標本運輸。“按照規定,一套防護服只能穿4個小時,但是我們每次更換防護服後,哪怕沒有任務,也立即將防護服穿上,然後在車上等待命令。”張大見解釋,由於穿防護服很慢,如果接到任務後再穿,會浪費大量時間,“除了晚上睡覺時間,我們幾乎一直穿著防護服。”

為了儘量節省時間,他們每天很少喝水,只有更換防護服期間才上趟廁所。

正是一個個如安廷玉、張大見一樣平凡的“運輸兵”,匯聚成磅薄的防疫合力,共同築起一張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防護網。

圖片由兩江新區交管中心授權發佈

截至11月8日上午8點,兩江新區交管中心共統籌安排64輛廂式貨車、100輛客運車(其中公交90輛,客運10輛)全天候待命,已調度樣本轉運796趟次。此外,11月2日至3日,在醫廢運輸車輛未到位的情況下,兩江新區交管中心主動作為、敢於擔當,承擔起核酸檢測醫療廢物轉運工作,交管中心與全區人民同舟共濟、齊心協力,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作者趙鵬   圖片由兩江新區交管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