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永川巧借水葫蘆迴圈利用整治河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25 15:41:40 編輯:吳婕

近日,永川針對河道整治開展了“水葫蘆迴圈利用”項目。據了解,水葫蘆又稱鳳眼蓮,原産于巴西,其具有強大的水體凈化功能。但由於水葫蘆容易過度繁殖,導致水道阻塞,所以打撈處理水葫蘆便成為了“治水”過程中的一大困擾。而永川區通過研發的生物菌種,將水葫蘆變成有機肥料,變廢為寶,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image.png

據介紹,利用水葫蘆作為原料生産有機肥料,一方面可以減少水葫蘆對水域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還可以為農作物生産提供優良的有機肥源。這種做法在重慶市尚屬首家。在永川區金龍鎮九一水庫裏,幾名工人正在清淤船上打撈浮滿河面的水葫蘆。以前清理水葫蘆,只單純的採取人工作業,不僅作業效率低,而且容易清理得不夠徹底。現在清理浮漂,主要採用機械化作業,既減少人工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打撈起來的水葫蘆,也將被粉碎後變成殘渣,再通過專利技術高溫發酵、烘乾殺菌等多個環節後,工人師傅們向其中加入特質的生物菌種,經過45天的厭氧發酵,最終形成了微生物有機菌肥。這種肥料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肥力與保水能力,逐漸成為農民伯伯耕種的“香餑餑”。


image.png
專家正在研發生物菌種


image.png

據了解,水葫蘆的正常生長,可以吸收水裏面的微生物,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但是進入秋冬季節以後,就很容易腐爛,所以要趕在這個時間點,對水葫蘆及時進行清理。近年來,永川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不斷加強農村生態建設和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著力打造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河道整治的生態紅利,促進其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大增強。(龔毅、鄧鑫/圖文)